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作者:黄德海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7-6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639394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
  • 黄德海
  • 我想读这本书
  • 好书,值得一读
  • 好书
  • 随笔集
  • 诗词
  • 随笔
  • 书到今生读已迟
  • 文学
  • 散文
  • 随笔
  • 阅读
  • 人生感悟
  • 文化
  • 思想
  • 经典
  • 心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黄德海是优异的评论家,更是卓越的阅读者,涉猎广、用心专,所见所指皆为人心与世事之根本。本书既解读《左传》《诗经》《随笔集》(蒙田)这样的经典之作,也摹想玻尔、海森伯、薇依这样的伟大心灵,还分享金庸、金克木、张五常等对作者本人影响甚深的作家与作品,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作者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以便有可能,成为更好的人。

作者简介

黄德海 1977年生,山东平度人,现居上海。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曾获“《南方文坛》2015年度优秀论文奖”,“2015年度青年批评家”奖。著有文学评论集《若将飞而未翔》、随笔集《个人底本》,翻译有《小胡椒成长记》,编选有《书读完了》《文化三书》《野味读书》等。

目录信息

书到今生读已迟(代序)...... 1
跳动的火焰
自愿把不肯轻信的念头高高挂起...... 3
你越过了遥远的距离把手伸给我...... 3
一个好的墓志铭,用不着这么准确...... 16
六鹢退飞过宋都...... 23
善念进入崎岖起伏世界的真实模样...... 30
抓住内心世界最隐秘的起伏...... 37
一直移动着的时间...... 44
从没真正离开/存在的鬼神世界...... 51
如果我们把梦看成一个作品...... 59
爱命运(amor fati)
涉及一切人的问题...... 67
月明帘下转身难...... 85
安宁与抚慰...... 105
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112
始可与言《诗》已矣...... 128
在世俗的门槛上...... 142
目前无异路
金庸小说里的成长...... 159
斯蒂芬张的学习时代...... 172
海中仙果结子迟...... 184
有这样一个老头...... 195
从艰难的日常里活出独特的生命形状...... 205
用使人醉心的方式度过一生...... 212
附 录
内心的指引...... 221
为谁写作?(代后记)...... 25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直在冥冥中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本书是专意为你写的。这想法荒谬,但却执拗地存在心中。这样人就如中蛊,疯狂地出入阅读中。为寻找这本书,一读多年;再读,又多年如是,却终未找到。心下不免丧意。像信了谎言,又上当于神旨。而此念出,便随即一惊,我怎敢生这叛逆念想。 等...  

评分

一直在冥冥中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本书是专意为你写的。这想法荒谬,但却执拗地存在心中。这样人就如中蛊,疯狂地出入阅读中。为寻找这本书,一读多年;再读,又多年如是,却终未找到。心下不免丧意。像信了谎言,又上当于神旨。而此念出,便随即一惊,我怎敢生这叛逆念想。 等...  

评分

书到今生读已迟 黄德海 一 处身于现在的时代,不幸到永远也无法回到文化的未开化状态,因此,一个企图在精神领域有所领悟的人,就必然被迫跟书生活在一起。照列奥·施特劳斯的严苛说法——生命太短暂了,“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最伟大的书活在一起”,“在此,正如在其他方面...  

评分

在博约书屋看书的时候,每次都会路过书架上的这本《书到今生读已迟》,翻了翻作者,黄德海,77年生人,总觉得年代感的气息会很浓郁。 我不喜欢关于那个年代的伤痕文学,那些迷茫离我太遥远,带着我不能理解的晦涩的伤感。 连着几次去博约书屋,莫名的都会忍不住在这本书面前...

评分

书到今生读已迟 黄德海 一 处身于现在的时代,不幸到永远也无法回到文化的未开化状态,因此,一个企图在精神领域有所领悟的人,就必然被迫跟书生活在一起。照列奥·施特劳斯的严苛说法——生命太短暂了,“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最伟大的书活在一起”,“在此,正如在其他方面...  

用户评价

评分

卜筮那篇有启发,不是什么都能卜,卜以决疑(那些必须的、日常例行的不卜),卜不占险(铤而走险的不卜),再三渎则不告(同一事反复不卜),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而且古代参与决策的有五种力量,除了卜和筮,还有君、臣、民,,这五支力量里还分内,外,幽、明,实在无限清朗的理性,不是传统以为的算命(潘雨廷这方面说的更好)。关于史学,在《左传》里看到的,也便如列维-斯特劳斯在某处谈到的,不止关注是人们做了什么,还有他们相信什么,或者认为什么是必须做的。后面哥本哈根那篇也写得跟物理学界的悬疑小说一样精彩,结尾处,迪伦马特在《关于物理学家〉的二十一点说明》中说,如果个别人尝试解决涉及一切人的问题,就必须学会了解人性的参差不齐,并准备承担这参差不齐带来的种种后果。

评分

就凭金庸小说中的成长一篇,也应该给五分。读传剑一段,“这真是阅读中难得的惬意时光,此前储备的经验和知识似乎全部调动了起来,在跌宕的情节中贯穿为一体,世界如同被清洗过一遍,街道山川历历分明,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p. 160)

评分

这个人读书有些杂七杂八的,写的文章好像也有些凌乱,既有《左传》和《诗经》等中国原典,也提到玻尔、海森伯等现代科学家,还把金庸、金克木、张五常等人杂成一集,典型的野味读书,实在看不出他到底最爱什么。这类文章看起来长篇大论,实际也没什么特别可以让人眼睛一亮的看法,也就姑且读之吧。

评分

这个人读书有些杂七杂八的,写的文章好像也有些凌乱,既有《左传》和《诗经》等中国原典,也提到玻尔、海森伯等现代科学家,还把金庸、金克木、张五常等人杂成一集,典型的野味读书,实在看不出他到底最爱什么。这类文章看起来长篇大论,实际也没什么特别可以让人眼睛一亮的看法,也就姑且读之吧。

评分

以作者惊人的才学,写这种文章似乎并不费多少力气。这太令人嫉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