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边疆在拉铁摩尔的眼睛里,拥有主动参与中国历史的能力,而且事实上它就是中国历史演变中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源。拉铁摩尔解读中国史的内亚视角,是对在他之前仅以汉族和汉文化作为中心视角去考察和论述中国历史变迁的旧有传统的一种重要修正和补充,但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他是要以此取代和颠覆从汉族和汉文化出发的分析视角。经拉铁摩尔阐发而得以显现的刻印在中国历史中的内亚特性,如今才刚刚开始受到国人的关注,开始重新得到认识和解读。
唐晓峰(1948-),辽宁海城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城市历史地理、先秦历史地理、近代北京历史地理、地理学思想史等。
姚大力,1949年生,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蒙元史、边疆史,代表作为《北方民族史十论》《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拉铁摩尔大概是最耳熟能详的名字之一了(而且“边疆”近年又重新成了热门话题),我想他的意义主要在于,在他的边疆中国(长城边疆;内亚视角;等等)理论提出来之后,后世讨论此类问题及相关问题的时候,无论同意他的观点与否,都再没办法绕开他了;他永久地改写了此领域的学术史。
评分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拉铁摩尔大概是最耳熟能详的名字之一了(而且“边疆”近年又重新成了热门话题),我想他的意义主要在于,在他的边疆中国(长城边疆;内亚视角;等等)理论提出来之后,后世讨论此类问题及相关问题的时候,无论同意他的观点与否,都再没办法绕开他了;他永久地改写了此领域的学术史。
评分论文集,读完可以对拉铁摩尔边疆理论有大致了解。但仅仅是了解,好多有趣的点没展开。文章间有重复,尤其是拉铁摩尔的生平介绍出现好多次……
评分贮存地、草原社会与农耕社会混合文明理论创新地说明了边疆地区对传统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其基于地缘政治提出的新疆枢纽论与后哥伦布时期的陆权论相互印证,为我国边疆政策制定与一带一路外交路线提供了理论基础
评分一些述评文章的汇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