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生活的真实瞬间
车厢内外的人生百态
………………
※编辑推荐※
☆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呈现人在火车这个特殊空间里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
☆ 记录20世纪90年代的时代特征:大哥大、烫发、印有电影明星照片的T恤、便携电视机等等,勾起令人难忘的记忆。
☆ 摄影师在混乱中寻找趣 味,用幽默化解现实压力,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看似平常,实则令人回味无穷。
………………
※内容简介※
王福春乘坐火车上千次,行程十多万公里,拍摄万余张底片。《火车上的中国人》精选其中114张,包括37张以往画册中都未出现的作品。这些黑白纪实摄影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旅途生活的真实瞬间,有些场景在现在看来有些不可思议:打麻将、集体做广播体操、带宠物上车;有些场景似乎从来不曾改变:孩子送别亲人时的哭闹、站台上小贩的叫卖、情侣间的含情脉脉、车厢里的拥挤不堪……来自天南海北的人迅速熟络起来,生活临时交织在一起。丰富的影像呈现一种久违的浓烈的人际关系,展示一个流动的中国。
………………
※名人推荐※
《火车上的中国人》展示的是流动的社会缩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生动写照。也可以说这是他在用人类的第三只眼睛透视社会和人生。正因为它生动、真实,甚至很准确,所以它不仅很吸引读者,能够引起人们的欣赏和共鸣,而且具有无可争议的历史价值。
——杨绍明,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长
王福春的生活是坎坷的,当它在他的影像表达中沉淀下来的时候,却结晶为温情与幽默。这是一种很值得尊重的性格特点与影像品质。因为这种品质,他的摄影在中国纪实摄影里独树一帜,耐人寻味。
——王诗戈,《中国摄影家》2012年第7期
王福春,1963年考入哈尔滨铁路局绥化铁路机车司机学校,20世纪80年代就读哈尔滨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曾任哈尔滨铁路局科研所摄影师、编辑。2002年迁居北京,现为自由摄影人。拍摄有《火车上的中国人》《中国蒸汽机车》《黑土地》《东北人家》《东北人》《东北虎》《 地铁里的中国人》《天路藏人》《中国人影像30年》等摄影专题。
获奖记录——
王福春为第十七届全国影展金牌获得者,第三届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得主,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优秀会员。被《中国摄影家》杂志评为2008—2009年度“最具有影响力摄影家”。2010年在西安参加《见证:中国纪实摄影20人》展览并被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报道。2010年被《文明》杂志评为“文明经典杰出摄影家”和“文明中国杰出摄影家”。2014年被IPA(Invisible Photographer Asia)评为全亚洲最具影响力的30位摄影师之一。2015年 《火车上的中国人》参加北京国际摄影周展览,摄影作品被典藏。2016年《火车上的中国人》获美国洛杉矶中国摄影节社会纪实摄影杰出贡献奖。
從閱讀此書的過程中很明顯,很強烈的感受到,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每一年都在經歷的巨大變化,絕不僅僅是指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心的逐漸冷漠,讓人備受感染
评分 评分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而言,绿皮火车毫无疑问是他们旅行经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火车隐喻着远方和朝向未知的可能,中国广袤的国土面积与庞大的人口数量制造了世界上最为壮观的铁路生活场景。 长久以来,我都有这样一种观念——如果年轻人想迅速了解中国真实的国情...
评分一张照片,足以揣摩他们的一生,镜头下有正在化妆令你心动的女人,有一个侧脸帅翻正脸帅呆的男人,有一个侧脸就让你心动的妇女,,有各种睡觉的躺法却唯独没有葛优躺。 从他们眼里看不到激情,也没什么希望, 镜头下没有奋笔疾书,没有歌功颂德 每一个人都是国家发动的机器零件...
选材很重要,专注的品质(四十年拍摄同一个题材)也很可贵,“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不过受时代和身份(铁路职工)的限制,作者更愿意表现温情、幽默的一面,而舍弃过分悲苦或冲突的场面。在我看来,还是很遗憾的。
评分影像从纪实幻成怀旧,空间里风景再传神,只是框住风景的房间,彼时躁动化为如今迷乱下回顾静好。坐进高铁飞机私车的你需从视觉复原嗅觉和质感,复原互望对座打牌下棋收听广播一起做操,复原咣当声脚丫味泡面香,复原月下窗外那张脸。乡愁难觅浪漫,铁轨向后延伸,记忆定格黑白
评分那么热闹的一个年代。我们的社会似乎在进入冰河时期。
评分作者的心理素质令我很敬佩。与街拍打枪就走的拍摄不同,在绿皮火车这样逼仄拥挤封闭的空间里,面对中国人那些多疑谨慎且并不怎么友善的眼神,得有多强的意志才能坚持这么多年的拍摄。
评分人物的质感是如此自足饱满,他们能透过相片散发出自我人生的气息,南下或北上,东去或西往,来去匆忙,兴奋疲惫,喜悦悲伤,都跃然而出。时代更迭,这些人都不可避免地长大老去死亡,而被拍下的那刻,却在这里成为永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