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从400万年前出现之后,便不断改变着地球环境。到了20世纪,在这世界环境史上相当挥霍而奇特的100年里,我们改变生态系统的程度、规模与速度均为人类史上首见。许多足以造成生态变迁的现象以惊人的速度出现:丰沛的廉价能源与水源、人口大幅增加、经济快速增长, 与之相伴的, 当然还有亚马孙雨林的退化、印度尼西亚的森林砍伐、伦敦的空气污染以及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
全球知名环境史大家,《全球史》作者约翰·麦克尼尔倾力撰写,指出20世纪对于世界环境史的重要意义,将全球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探索人类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改造,打破传统史学的狭隘视野与史料来源,将环境史与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等研究领域有机结合,运用医学、生物学、气候学、农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国家档案、国际组织文件、大众媒介、专门机构的调研报告等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多幅图表与图片,为读者勾勒出一幅20世纪环境变迁的宏大而生动的画卷。
约翰·R.麦克尼尔 John R. McNeill (1954- ),美国乔治顿大学环境史教授,著名世界环境史大家。与其父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世界史》作者)合著全球史经典佳作《人类之网》,引发巨大关注。主要著作有《太阳底下的新鲜事》(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蚊子帝国》(Mosquito Empires)、《大加速》(The Great Acceleration,与彼得·恩格尔克合著)等,并主编《全球环境史指南》(A Companion to Global Environmental History)。其中《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被《泰晤士报》评为“最优秀的科学作品”,并荣获美国世界史学会2001年度最佳图书奖及森林学会图书奖;《蚊子帝国》获颁美国历史学会贝弗里奇奖,同年获得汤因比基金会颁发的人文学术及公共贡献奖。
通常环境有关的书在我的印象里都是抨击人类的。你看,你看,人类又害死多少动物,破坏多少森林,最经典的莫过于《寂静的春天》了。刚开始我以为《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也是这么一类的,不过可以做环境专业教材的史书的确不那么简单。虽然依然是在说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但是却像是...
评分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 《圣经.传道书》 如果将圣经奉为圭臬,那约翰·R.麦克尼尔所谓的“太阳底下的新鲜事”更像是他对20世纪地球环境改变之剧烈的一种说辞。人类驱动了环境的改变,据本书,人类在20世纪消耗的能源是在此之前整整...
评分文/吴情 长久以来,人类很少关注环境——作为生存的背景和资源提供者的环境,尽管人类诸多活动一直对环境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不过,到了19、20世纪,有关环境的议题,逐渐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兴趣。这是因为,在这两个世纪中,尤其是20世纪,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极大地影响了...
评分文/吴情 长久以来,人类很少关注环境——作为生存的背景和资源提供者的环境,尽管人类诸多活动一直对环境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不过,到了19、20世纪,有关环境的议题,逐渐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兴趣。这是因为,在这两个世纪中,尤其是20世纪,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极大地影响了...
评分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 《圣经.传道书》 如果将圣经奉为圭臬,那约翰·R.麦克尼尔所谓的“太阳底下的新鲜事”更像是他对20世纪地球环境改变之剧烈的一种说辞。人类驱动了环境的改变,据本书,人类在20世纪消耗的能源是在此之前整整...
爬梳史料功夫相当扎实。
评分看了第二部分,全球一半多的橡胶都消耗在汽车工业上。
评分暂存
评分按需。
评分看完后,真的是觉得人类环境的变迁真真是比最跌宕起伏的小说还要精彩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