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选文章基本囊括了周有光先生文化散文短篇的精华。编排上,分为“生活(望窗外)、怀人(浪花情)、文化(朝闻道)”三个部分。囊括了周老文化散文短篇的精华,具有较高的文化、思想价值。112岁的智慧老人,跨越世纪的精彩人生。以百年沧桑的亲历、中西贯通的识见,使我们眼前打开了一扇清楚地看历史、看人生、看世界的窗,整个人生也变得通透豁达起来。
本次重版在开本、内容篇目和编排顺序上均有较大的调整:在开本方面,将上版的国际三十二开改为小三十二开;在内容方面做了较大的删除,上一版有十三万字,本版只保留了十万字,将晦涩的理论性文章予以删除,仅保留散文性的文章;在篇目编排上将怀人和生活的散文调至前面,增强可读性。
周有光先生以他百年沧桑的亲历,以他中西贯通的识见,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基础上奠定顺天应人的乐观信念,是有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老人虽已在今春封笔,但他馈赠给读者的十五卷文集,以及这一晚年之作的选本等,将把他对中国前途、人类前途坚定的乐观信念播撒世间。
——邵燕祥(著名散文家)
周先生是老一辈语言文字学家,已届耄耋之年,但是论学术思想他却一直走在时代的前面。周先生所以能够这样,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世界的眼光,能从世界来看中国。
——苏培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爸爸说过,观察自己的一生要跳出自己。后来他的确跳出了自己。他从中国人的识字问题,到世界文字发展、比较文字学,进而研究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问题,研究结果出了三本书。他对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系统地把知识组织起来是很有帮助的。
——周晓平(周有光之子,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可读性强,略有重复。 人之已逝,其言也“善”。
评分食之无味。
评分观点有点旧了、没有一针见血的感觉,但是毕竟是巨人的肩膀。老人的知识极丰富,信手拈来,娓娓道来、毫无卖弄的意思。也难怪,百岁之后还在学习。
评分喜爱辑一,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平实质朴,带有老人百年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有老人絮叨的病症。 百年教育,终身自觉,共勉之!
评分1.知识性的内容多已过时,但以其高龄,在那个年代既有此视野令人敬佩;2人老会变啰嗦;3.人应理性,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活在当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