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从孟德尔神父的“豌豆试验”入手,用跌宕起伏、起承转合的文学讲述手法,在全书中埋下层层伏笔,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重磅包袱,宛如一位智者在科学之树下摇着扇子对基因编辑的历史脉络娓娓道来。其内容之深入浅出、讲述手法之驾轻就熟,令人手不释卷。
·一本细致讲解生物学热门进展的科普力作,一本解读人类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妙“小说”。
·打开基因科学深奥的硬壳,展现人类探索自身的的历史进程,从分子层面出发,重新思考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于研究机体能量和营养物质代谢的神经生物学原理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作。回国工作以来,已获得国家青年千人计划、浙江省千人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支持,在业界知名期刊如PNAS, eLIFE, Nature Neuroscience上发表论文。
·先后获得吴瑞学会颁发的“顾孝诚讲座奖”,香港求是基金会颁发的“杰出青年学者奖”等奖励。
·热心科学传播,自称“科学启蒙主义者”,利用各新媒体平台发表科普文章、视频和演讲。知乎大V、《知识分子》签约作家、科学队长。曾获果壳“菠萝化学奖”。
·著有大众科普畅销书《吃货的生物学修养》
«上帝的手术刀»是一部基因科学简史,从基因的发现到结构的确认,从基因的功能到基因导致的疾病,从“缺啥补啥”的传统基因治疗到“精确打击”的基因编辑,从“锌手指”“神话蛋白”到最新的CRISPR/cas9,基因的历史是一部从基础研究到前沿科学,从理论知识到医学神器,从...
评分2018年11月26日,注定会是个遗传学历史所铭记的日子。贺建奎这个名字也不会被忘记,当然不会是在荣誉簿中,而更可能是在耻辱架上。通常,科学历史日历上的一个个日期多是立着科学技术突破的里程碑,但是这次不同,他是对科学伦理规范边界的挑战。 之所以这个日子有其重要性,是...
评分包括血友病,亨廷顿舞蹈症,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在内,人类有几千种单基因遗传病,而像近视眼,高血压,肿瘤等疾病也都能找到许多基因方面的缺陷。像上帝一样挥动手术刀,改变基因,或许是未来人类的出路之一,但当它来了,我们又无比恐惧这项技术的滥用。去年,贺建奎基因编辑...
评分有些东西是大多数人趋之若鹜的,譬如健康的身体、美丽的容颜、聪慧的头脑。倘若有技术能快速变得更强壮、更漂亮、更聪明,你会去尝试吗?既不用担心没有毅力坚持,也不会造成太大创伤,甚至还能将这些美好的特质遗传给子子孙孙,真是奇妙得令人难以置信! 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把...
评分作者太厉害了,将这么深奥的基因工程发展历史,讲的透彻明白,比高中生物考试,就是死记硬背有意思的多。最令人震撼的是,能把基因进行编程,初看很震惊,但看完之后,觉得完全有可能,就想计算机一样,用门电路等实现硬件基础,在此之上,通过软件,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而且...
中国科学家对于大主题的科普已经进步太多了。
评分中国科学家对于大主题的科普已经进步太多了。
评分中国科学家对于大主题的科普已经进步太多了。
评分把主题如此深奥晦涩的科普书写得如同小说一样精彩,实在不易。起承转合,草蛇灰线,悬念迭出,王立铭老师真是讲得一手好故事,尤其是第四章《编程时代》,嚯波澜壮阔。当人类执起基因编辑这把上帝的手术刀,未来将如何?攻克顽疾?从根本上改善人类本身?抑或是基因多样性和婴儿选择权面临威胁?贫富鸿沟将固化于遗传物质代代相传?光是想想,就既激动又焦虑。人类无法停下认识自身和改造自身的脚步,唯一能做的,只有更开放的心态和更严格的监管。
评分明白晓畅,应该是目前为止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中文科普。在贺的基因编辑婴儿事故后读到这本2017年的作品,感觉真是太有预见性了,但同时也更清楚事情的发生尽管很糟糕,却也几乎难以避免。基因编辑本身对于人类改善自身无意是有重大帮助的,不应该因为存在的滥用风险就全盘否定,谈之色变,何况科技进步的趋势也根本拦不住。但贺的事情还是反映出了监管的难度有多大,只能说这注定是一场赌注,唯愿人类仍然能扛得住进步的代价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