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映,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係德語專業,1978年5月考上外哲所研究生,8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3年11月赴美留學,1993年5月迴國,重返北大任教。2002年轉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係,被華東師範大學聘為終身教授、紫江學者。2008年1月,轉入首都師範大學哲學係工作,任外國哲學學科專業負責人,特聘教授。
本書討論瞭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中所呈示的一些關鍵性概念,如存在、此在、時間、真理、藝術、語言以及存在之作為曆史等。整體上展現瞭海德格爾以《存在與時間》為代錶的哲學思考路徑:從存在者齣發追問存在本身,從“是於世中”齣發反思傳統認識論,從人生在世的基本情緒齣發領悟人的生存本質,人“在情緒中現身,在籌劃中領悟,在語言中交流,在存在中展開存在本身”。本書對於哲學研究者尤其是海德格爾研究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注:这是我1998年10月20日的读书笔记。不懂哲学,只是喜欢海德格尔的那句话:“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于是找来关于他的书瞎看,也似懂非懂的记下了一些片断,和大家分享。 今天看了《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第一章《海德格尔其人其事》,主要为海的简传及其对哲学的...
評分我对E说有关公平的问题不像有关存在的问题那样根本,但是我也说不出为什么存在比公平更根本。这本书里说,其他事物无论怎样稀罕,总还有个东西能和它比较。存在问题是最普遍的问题。 不存在就是从这种常驻于自身的状态走出来,即existenz。海德格尔用existenz这个词专指人的...
評分注:这是我1998年10月20日的读书笔记。不懂哲学,只是喜欢海德格尔的那句话:“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于是找来关于他的书瞎看,也似懂非懂的记下了一些片断,和大家分享。 今天看了《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第一章《海德格尔其人其事》,主要为海的简传及其对哲学的...
評分额,介绍的中后期比较多,不过挺好的,弥补了空缺,陈已经做了自己最大努力使书容易读,不过还是难读,陈在其中融入了一些质疑和思考,尽管数量不多 为什么说我字数不够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打吧,打到可以能发为止
評分哲学为何?大概要比诗的意义更为无稽,也就更加易于遭受攻击和非议,尤其是在科学大行其道的今天。然哲学并未终结消亡,海德格尔溯源希腊,同样陈嘉映也在20年前就出了这本研究海德格尔的深刻见解,而同样这本书也回有更多人看到。从泰勒斯到柏拉图,到海德格尔,每个留下文字...
很爽,無比想讀原著
评分海德格爾在思的迷途上走得太遠,走嚮瞭詩性和迷霧的理想中去。“言辭破碎處,無物存在”,海德格爾正是在用破碎的言辭言說著存在。或許隻有在後期彌漫的詩意的“Nichts”中纔能找到疏明斷裂的“Sein”,或許隻有當他走上這樣一條搖搖欲墜的、晦暗的、迂迴的林中之路時,一切敞開的都要在場域中封閉,一切掩庇的都要在奧秘中開顯。一切存在之秘都被守護在一切無物的幽暗之中。海德格爾已經迷路瞭,但是迷路恰恰纔是那條最原本的道路。 “Wer groß denkt, muß groß irren.”
评分4.3 中國研究海德格爾還是要讀陳嘉映的,更為精簡清晰相較其他人,有些透析不錯,開頭與結尾的論述。關於時空的分析可以省略 抽齣主要的即可
评分海德格爾在思的迷途上走得太遠,走嚮瞭詩性和迷霧的理想中去。“言辭破碎處,無物存在”,海德格爾正是在用破碎的言辭言說著存在。或許隻有在後期彌漫的詩意的“Nichts”中纔能找到疏明斷裂的“Sein”,或許隻有當他走上這樣一條搖搖欲墜的、晦暗的、迂迴的林中之路時,一切敞開的都要在場域中封閉,一切掩庇的都要在奧秘中開顯。一切存在之秘都被守護在一切無物的幽暗之中。海德格爾已經迷路瞭,但是迷路恰恰纔是那條最原本的道路。 “Wer groß denkt, muß groß irren.”
评分我們奮力嚮前劃行,小舟卻不斷蕩入過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