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78年5月考上外哲所研究生,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11月赴美留学,1993年5月回国,重返北大任教。2002年转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被华东师范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紫江学者。2008年1月,转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工作,任外国哲学学科专业负责人,特聘教授。
本书讨论了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所呈示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如存在、此在、时间、真理、艺术、语言以及存在之作为历史等。整体上展现了海德格尔以《存在与时间》为代表的哲学思考路径:从存在者出发追问存在本身,从“是于世中”出发反思传统认识论,从人生在世的基本情绪出发领悟人的生存本质,人“在情绪中现身,在筹划中领悟,在语言中交流,在存在中展开存在本身”。本书对于哲学研究者尤其是海德格尔研究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对E说有关公平的问题不像有关存在的问题那样根本,但是我也说不出为什么存在比公平更根本。这本书里说,其他事物无论怎样稀罕,总还有个东西能和它比较。存在问题是最普遍的问题。 不存在就是从这种常驻于自身的状态走出来,即existenz。海德格尔用existenz这个词专指人的...
评分额,介绍的中后期比较多,不过挺好的,弥补了空缺,陈已经做了自己最大努力使书容易读,不过还是难读,陈在其中融入了一些质疑和思考,尽管数量不多 为什么说我字数不够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打吧,打到可以能发为止
评分额,介绍的中后期比较多,不过挺好的,弥补了空缺,陈已经做了自己最大努力使书容易读,不过还是难读,陈在其中融入了一些质疑和思考,尽管数量不多 为什么说我字数不够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打吧,打到可以能发为止
评分1 关于存在 海德格尔思考的两条路:一克服形而上学而进入一种新型的思,思存在本身,思疏明本身。二只经验可经验的,思考可思考的;它不是公开场本身,而是公开场中显现之物。 关于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却不存在。 对希腊人而言,存在根本上说的是在场状态。存在者...
评分1 关于存在 海德格尔思考的两条路:一克服形而上学而进入一种新型的思,思存在本身,思疏明本身。二只经验可经验的,思考可思考的;它不是公开场本身,而是公开场中显现之物。 关于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却不存在。 对希腊人而言,存在根本上说的是在场状态。存在者...
不得不说,行文十分有特色呢。
评分很爽,无比想读原著
评分4.3 中国研究海德格尔还是要读陈嘉映的,更为精简清晰相较其他人,有些透析不错,开头与结尾的论述。关于时空的分析可以省略 抽出主要的即可
评分我们奋力向前划行,小舟却不断荡入过去。
评分我不会写哲学书评,可啃完还是想说点什么。写提纲要领则确实水平不够,作文章却容易将其生拉硬扯,无形变有形,实为大忌。毕竟词语崩解处,“存在”出现。海氏哲学艰涩,可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尤其从前期的Dasein到为克服形而上学而出场的Ereignis更是令人费解。可海氏也言道,“运伟大之思者,行伟大之迷途。”智者,烛也。不在烛之光热,且于光显出的夜。陈嘉映老师编筑此书时,言语平实,架构尽力清晰,时不时也写了写对海氏的疑惑还有小拌嘴,让人不禁莞尔。海氏认为在这个诸神隐遁,万物凋敝的技术时代,仍有解救之法,还有一个上帝(Gott)能够救渡我们。可神明是何?如何降临?海氏没有做出回答,也许思与诗为其准备筹划,我们大概只能静候佳音,重在聆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