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最富影响的人文学者之一。 1939年生于重庆,祖籍杭州。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贵州任中专语文教员十八年。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近年来关注中学语文教育问题。2002年8月退休。
主要著述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心灵的探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合著)、《周作人传》、《周作人论》、《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压在心上的坟》、《1948:天地玄黄》、《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之一》、《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六十劫语》、《鲁迅作品十五讲》、《语文教育门外谈》、《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生命的沉湖》、《鲁迅九讲》、《我的精神自传》、《致青年朋友》、《论北大》等。另主编或合编《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八卷本)、《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新语文读本》、《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等。
22年后再看,老钱力透纸背的功夫依然令人震撼。在1948年的固定时序中,老钱涉及的文学空间有延安(解放区)、北平、东北、战场(这不是类别清晰的范畴),相对来讲,上海、南京比较弱,而且主要是以校园的空间呈现的。在老钱笔下,1948年并非以一具有独立身份的年份,而是1949...
评分22年后再看,老钱力透纸背的功夫依然令人震撼。在1948年的固定时序中,老钱涉及的文学空间有延安(解放区)、北平、东北、战场(这不是类别清晰的范畴),相对来讲,上海、南京比较弱,而且主要是以校园的空间呈现的。在老钱笔下,1948年并非以一具有独立身份的年份,而是1949...
评分90后的孩子已经无法对1948年的事件产生共鸣,也无法理解当时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时代话语的转变在悄然中发生,而钱老这本书以个人日记为引子,以“一年写一个时代”,用两种叙述方式的切换将读者带入1948年的文学历史之中。 尽管写作者试图保持历史还原时自己的冷静客观,但...
评分以叶圣陶的日记为纲,体察1948的知识分子,有萧乾、沈从文、朱光潜、胡适自由主义者的退却,中共文宣香港与胡风七月派的冲突,《诗创造》的分裂和革命现实主义诗人的改造与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独建。40年代现代诗人是直面现实人生的,如《赞美》,将其视为颓废唯美主义是可悲历...
评分时代转折之际知识分子的心态,一直是自己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按理说,知识分子本应以人格独立相标榜,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却有太多我们熟悉的学者、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改造”,其中的原因恐怕不易说清。钱理群教授的这本书,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解答了我的疑惑。 然而,这...
p206,叶圣陶1948年10月19日日记,批胡风:“下午,杨慧修来谈胡风之为人及持论。此君自命不凡,否定一切,人家之论皆不足齿数,而以冗长纠缠之文文其浅陋。余于文艺理论向不措意,唯此君之行文,实有损于青年之文心。”叶氏此言,实在不假。
评分史家笔法,厚重丰富。括号的用法!
评分2018.9.7 看罢久久不能平静。1948,天地玄黄,笼罩在知识分子心头上那雾也似的栖惶。‖2018.9.8 它里面有无限辛酸我难以言尽。看第一遍时百般不爽,也许是对历史本来隔膜,再加之对“共和国文艺”实在反感,政治强奸文学,真是看不下去。还有对钱语言的不习惯。隔天看标记出来的,全程难以自抑,灰暗、绝望、痛恨、鄙薄、不甘、惋惜……心里百味杂陈,“真不知道十年来为什么要那样轻视知识分子,不知道为什么离‘五四’精神越来越远”——看到这里已是清泪两行。‖那年头,偏就是生活严肃认真的人难以活下去。乔大壮凄风苦雨之夜自沉背后是末世怎样的腥风血雨?人们对萧军“硬骨头”的种种类于“野史”的叙述反映怎样的情绪和愿望?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实在是太软弱了。‖莫大荒凉在心头。
评分天快亮了,却不知该怀着怎样的心情入眠。
评分钱理群先生的文学史家的功力在这本书的写作中展露无疑,既有纷繁复杂甚至细枝末节却意味深长的历史细节的考据,又有贯穿其中的思想力与想象力,犹以“‘新的小说的诞生’——1948年9月(二)”最为精彩~并且,在写作中的点到为止更是显示出内力的深厚,这些点到为止之处成为大量的空白,可挖掘的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的信息太多太多,虽然部分内容成为《岁月沧桑》的主体内容,但是假以时日,我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去填补这些空白~ 只不过,美中不足之处是,作为题记的《叶圣陶日记》的内容与论述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甚至有些牵强,但瑕不掩瑜,终究是一本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