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铁生,北京人。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赴延安乡村插队务农,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北京市作协专业作家,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短篇小说集《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长篇随笔《病隙碎笔》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2010年12月31日逝世。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引自史铁生先生《我与地坛》。 当代文学作品里,对我影响最大的,正是这一篇《我与地坛》。甚至可以说她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现在的性格。中学时从课外读物上读到她的节选,立...
评分一座园,成全了一个人;一个人,造就了一座园。 在《我与地坛》中,地坛,如同北方一样,是一个平实并且厚重的字眼。在这里,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空旷的啄木声。地坛就这...
评分扶轮问路,那么好手好脚的人,你们可曾向前方迈出过脚步? 不是想说他对生有多么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说他对死有多么透彻的眺望,更不是想说他对命运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挣扎,那些语句太泛、太虚,对每一个曾被上帝无情摆弄的人都适用。我只是从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实的起伏...
评分一、 以前似乎在哪看过关于史铁生的介绍,但都忘记了,甚至连他是残疾人都印象模糊。我喜欢那些即使遭受巨大不幸但最后内心仍充满了爱的人(即使一开始也和一般人那样的糟糕,但总会过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度过厄运,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坛”),和他们的作品。我...
评分我原本想以《假如史铁生会走路》作为本文的标题,但猜想到这个标题肯定有人写过。它预设了人生中的某种可能,似乎也容易将我们引向对于人生、命运、困苦等负向能量的思考。其实这本书里,史铁生也写过相似的一篇叫《好运设计》,人生一切从假如开始,看似获得了极大的调度自由...
写自己的失败与绝望,看起来像是成功和希望
评分一般,詹牧师一文用黑色幽默写黑色幽默
评分我与地坛一篇,不得不读。
评分觉得写的最有力度的是《命若琴弦》,尽管现在读来不如初读那么惊艳。作者因为自身的经历,有很多对生命的思考。
评分仿佛对生命中的疑难,都给了一个合理的答案!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静水流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