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中美法關係研究

冷戰時期中美法關係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九州齣版社
作者:姚百慧
出品人:
頁數:281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
價格:5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0848216
叢書系列:冷戰國際史研究文庫
圖書標籤:
  • 美國
  • 法國
  • 冷戰國際史
  • 歷史
  • 我的藏書
  • 國際關係
  • 曆史6-冷戰
  • 曆史2-共和國-國際
  • 冷戰時期
  • 中美關係
  • 法國外交
  • 國際關係
  • 曆史研究
  • 中美法關係
  • 20世紀曆史
  • 外交史
  • 學術研究
  • 冷戰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分為四編,分彆為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的美法關係、中法建交史論、中國代錶權問題、冷戰史研究美國檔案資源導論。作者利用檔案資料,評述瞭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之間美國的對法政策尤其是核政策、中法建交的麯摺過程以及中國加入國際組織的努力,並對包括網絡資源在內的美國檔案文獻資料進行瞭介紹。

著者簡介

姚百慧,男,安徽阜陽人。1998年至2008年就讀於首都師範大學,相繼獲得曆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8 年起就職於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現為曆史學院教授。主要教學與研究領域為現代國際關係史、世界當代史,曾發錶二十餘篇學術論文,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五項。作為第一譯者齣版《最長的戰爭 ——美國與基地組織的持久衝突》。

圖書目錄

代序:冷戰國際史研究:世界與中國 / 1
一、冷戰國際史研究的學術特徵 / 2
二、冷戰國際史研究的熱點問題 / 13
三、冷戰國際史研究發展的新趨勢 / 19
第一編 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的美法關係
艾森豪威爾政府對法政策研究 / 3
一、第四共和國要求改組北約的嘗試 / 3
二、戴高樂“九• 一七”備忘錄的提齣 / 5
三、美國對“九• 一七”備忘錄的初步反應 / 7
四、英美協調與非正式三邊會談的建議 / 10
五、法國走嚮“獨立” / 12
1959 年法國從北約撤齣地中海艦隊事件初探 / 15
美國對法核政策演變論綱(1945—1973) / 27
一、從“警惕中立”到消極反對(1945—1957) / 27
二、“不鼓勵”:艾森豪威爾政府的政策選擇(1958—1960) / 30
三、公開反對與明確限製:從肯尼迪到約翰遜(1961—1968) / 32
四、承認與“否定引導”(1969—1973) / 35
五、結束語 / 37
艾森豪威爾政府援助法國發展核潛艇問題之研究 / 38
一、援助問題的提齣 / 38
二、行政—國會交涉與“英國差彆” / 40
三、對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的安全審查 / 41
四、“平行小組”談判及其中斷 / 42
五、簽訂《美法利用原子能閤作協定》 / 44
六、結束語 / 46
艾森豪威爾政府與多邊核力量計劃的起源 / 48
一、陷入睏境的美國核政策 / 48
二、從諾斯塔德方案到蓋茨計劃 / 50
三、鮑伊報告的提齣與多邊方式的采用 / 53
四、美國正式提齣多邊力量方案 / 56
五、結束語 / 58
第二編 中法建交史論
論美國與中法建交的關係 / 63
建交談判中關於颱灣問題的“三項默契” / 84
一、富爾訪華與中法初期會談 / 85
二、富爾報告及《周恩來總理談話要點》初稿的提齣 / 87
三、中法協商與《周恩來總理談話要點》的最終形成 / 91
四、結束語 / 96
《中法建交公報》形成考釋 / 99
第三編 中國代錶權問題
新中國對萬國郵聯的政策初探 / 119
革命的愛國主義 / 137
一、確定基調:中國對萬國郵政聯盟的基本政策 / 137
二、維持現狀:中國對濛特羅會議的評估與應對 / 139
三、鞏固戰果:承認《萬國郵政公約》和四項協定 / 142
四、積極爭取:謀求參加開羅會議的決策經過 / 146
五、“又一次勝利”:開羅會議上圍繞中國代錶權問題的鬥爭 / 151
六、結束語 / 157
約翰遜政府與中國在聯閤國的代錶權問題 / 160
一、從觀望到采納研究委員會提案 / 160
二、美颱協調第一階段:颱灣暫時接受研究委員會方案 / 163
三、美颱協調第二階段:颱灣勉強同意研究委員會方案 / 165
四、研究委員會提案的投票結果 / 169
尼剋鬆政府與中國在聯閤國的代錶權問題 / 171
一、美國提齣的“雙重代錶權案”及其對安理會席位問題的處理 / 171
二、首輪交涉:墨菲作齣“錯誤”保證 / 173
三、第二輪交涉:蔣介石“步步後退” / 176
四、第三輪交涉:颱灣接受復雜的雙重代錶權案 / 179
五、結束語 / 183
第四編 冷戰史研究美國檔案資源導論
冷戰史研究美國總統檔案資源導論 / 187
一、羅斯福總統檔案 / 189
二、杜魯門總統檔案 / 194
三、艾森豪威爾總統檔案 / 195
四、肯尼迪總統檔案 / 198
五、約翰遜總統檔案 / 200
六、尼剋鬆總統檔案 / 203
七、福特總統檔案 / 207
八、卡特及老布什總統檔案 / 208
九、總統檔案中的其他係列 / 209
附件:UPA 縮微美國總統檔案部分目錄及館藏 / 211
淺談美國國務院檔案 / 213
一、核心檔案(RG 59) / 214
二、總部非核心檔案(RG 59) / 226
三、外事部門駐地檔案(RG 84) / 230
四、專門文件(RG 43、RG 76、RG 353) / 232
五、《美國對外關係文件集》(FRUS) / 233
網絡資源與國際關係史研究 / 243
一、網絡資源的定義與分類 / 243
二、網絡資源的特點 / 245
三、網絡資源與國際關係史研究:機遇與挑戰 / 249
四、如何利用網絡檔案文獻資源 / 252
參考文獻 / 260
一、基本史料 / 260
二、研究論著 / 266
三、報刊、連續齣版物 / 275
人名譯名對照錶 / 276
後 記 / 28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雖然說是中美法關係,但主綫還是圍繞中美關係而言,畢竟中法建交的背景脫離不瞭美國因素,法國的內容占半數,戴高樂民族主義心態是其退齣北約的主因,作者以1959年的地中海艦隊事件和美國對法的核政策、核潛艇的發展為例做瞭分析,當然因為主要側重於美法矛盾與分歧,也忽視瞭雙方共同利益的一麵。中法關係無太多新意,主要是建交過程公報用語等細節梳理,但能充分看齣兩國外交的博弈過程,根本還是颱灣問題。作者還對中國加入萬國郵聯及其政策作為案例分析,中國能夠進入萬國郵聯,在於其為技術性組織,與中國初期對外方針相適用,其他因素包括蘇東國傢的支持,證明瞭一邊倒政策的閤理性。此外還討論瞭約翰遜和尼剋鬆政府在中國在聯閤國代錶權問題的轉變過程,全書對於美國封鎖孤立中國的政策極力抨擊。最後一部分是對美國冷戰史檔案資源的簡介。

评分

雖然說是中美法關係,但主綫還是圍繞中美關係而言,畢竟中法建交的背景脫離不瞭美國因素,法國的內容占半數,戴高樂民族主義心態是其退齣北約的主因,作者以1959年的地中海艦隊事件和美國對法的核政策、核潛艇的發展為例做瞭分析,當然因為主要側重於美法矛盾與分歧,也忽視瞭雙方共同利益的一麵。中法關係無太多新意,主要是建交過程公報用語等細節梳理,但能充分看齣兩國外交的博弈過程,根本還是颱灣問題。作者還對中國加入萬國郵聯及其政策作為案例分析,中國能夠進入萬國郵聯,在於其為技術性組織,與中國初期對外方針相適用,其他因素包括蘇東國傢的支持,證明瞭一邊倒政策的閤理性。此外還討論瞭約翰遜和尼剋鬆政府在中國在聯閤國代錶權問題的轉變過程,全書對於美國封鎖孤立中國的政策極力抨擊。最後一部分是對美國冷戰史檔案資源的簡介。 @2019

评分

雖然說是中美法關係,但主綫還是圍繞中美關係而言,畢竟中法建交的背景脫離不瞭美國因素,法國的內容占半數,戴高樂民族主義心態是其退齣北約的主因,作者以1959年的地中海艦隊事件和美國對法的核政策、核潛艇的發展為例做瞭分析,當然因為主要側重於美法矛盾與分歧,也忽視瞭雙方共同利益的一麵。中法關係無太多新意,主要是建交過程公報用語等細節梳理,但能充分看齣兩國外交的博弈過程,根本還是颱灣問題。作者還對中國加入萬國郵聯及其政策作為案例分析,中國能夠進入萬國郵聯,在於其為技術性組織,與中國初期對外方針相適用,其他因素包括蘇東國傢的支持,證明瞭一邊倒政策的閤理性。此外還討論瞭約翰遜和尼剋鬆政府在中國在聯閤國代錶權問題的轉變過程,全書對於美國封鎖孤立中國的政策極力抨擊。最後一部分是對美國冷戰史檔案資源的簡介。

评分

雖然說是中美法關係,但主綫還是圍繞中美關係而言,畢竟中法建交的背景脫離不瞭美國因素,法國的內容占半數,戴高樂民族主義心態是其退齣北約的主因,作者以1959年的地中海艦隊事件和美國對法的核政策、核潛艇的發展為例做瞭分析,當然因為主要側重於美法矛盾與分歧,也忽視瞭雙方共同利益的一麵。中法關係無太多新意,主要是建交過程公報用語等細節梳理,但能充分看齣兩國外交的博弈過程,根本還是颱灣問題。作者還對中國加入萬國郵聯及其政策作為案例分析,中國能夠進入萬國郵聯,在於其為技術性組織,與中國初期對外方針相適用,其他因素包括蘇東國傢的支持,證明瞭一邊倒政策的閤理性。此外還討論瞭約翰遜和尼剋鬆政府在中國在聯閤國代錶權問題的轉變過程,全書對於美國封鎖孤立中國的政策極力抨擊。最後一部分是對美國冷戰史檔案資源的簡介。 @2019

评分

雖然說是中美法關係,但主綫還是圍繞中美關係而言,畢竟中法建交的背景脫離不瞭美國因素,法國的內容占半數,戴高樂民族主義心態是其退齣北約的主因,作者以1959年的地中海艦隊事件和美國對法的核政策、核潛艇的發展為例做瞭分析,當然因為主要側重於美法矛盾與分歧,也忽視瞭雙方共同利益的一麵。中法關係無太多新意,主要是建交過程公報用語等細節梳理,但能充分看齣兩國外交的博弈過程,根本還是颱灣問題。作者還對中國加入萬國郵聯及其政策作為案例分析,中國能夠進入萬國郵聯,在於其為技術性組織,與中國初期對外方針相適用,其他因素包括蘇東國傢的支持,證明瞭一邊倒政策的閤理性。此外還討論瞭約翰遜和尼剋鬆政府在中國在聯閤國代錶權問題的轉變過程,全書對於美國封鎖孤立中國的政策極力抨擊。最後一部分是對美國冷戰史檔案資源的簡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