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据时期台湾警察制度研究

日据时期台湾警察制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凤凰出版社
作者:李理 著
出品人:
页数:215
译者:
出版时间:2013-5-1
价格: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0617902
丛书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丛刊
图书标签:
  • 台湾
  • 警察
  • 殖民
  • 日据时期
  • 历史
  • 日据时期
  • 台湾
  • 警察制度
  • 历史研究
  • 殖民统治
  • 司法制度
  • 社会管理
  • 地方治理
  • 制度演变
  • 台湾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据时期台湾警察制度研究》是李理博士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增补、修订完成的。《日据时期台湾警察制度研究》除绪论外,共分九章,分别对日据时期警察制度的起源、“儿玉—后藤”时代的警察政治、警察制度与原有保甲制度的结合、高等警察与经济警察的设置、警察实际职务与日本警察的对比、警察对抗日运动和民族运动的镇压、警察对原住民的绥抚和镇压、警察制度对日本殖民台湾的作用以及台湾警察与中国东北和朝鲜警察制度的比较,逐一进行了研究,条理是清楚的,史实梳理与运用也较恰当,对台湾警察制度和警察政治作用的认识,也是建立在史实和分析基础上的,有较强的说服力。《日据时期台湾警察制度研究》对日据时期台湾警察制度的起源、实际职务、与日本警察的对比、警察对抗日运动和民族运动的镇压、对日本殖民台湾的作用等逐一进行了研究。并大量使用日文资料,对理解日本对台殖民政策的实施,认识日本对台殖民统治的性质、日据时期台湾的政治史,经济社会乃至文化教育状况、台湾人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李理:女,吉林省长春市人。1988年毕业于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本语系。2003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班,师承张海鹏教授从事台湾史研究,2006年取得博士学位。在学期间,曾先后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与台湾中华发展基金的资助,分别到日本中央大学与台湾政治大学研修。曾在《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及海峡两岸的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目录信息

总序
序言
绪论
一 研究目的
二 相关研究之历史回顾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台湾警察制度的创始
第一节 日本近代警察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一 近代警察制度的萌起
二 近代警察制度的确立
三 日本警察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日据时期台湾警察制度的创始
一 宪兵执行警察职务期及警察的招募
二 “军事警察”时期地方警察的草创
三 民政复归后的宪兵警察关系
四 三段警备制的实施
第三节 初期警察组织的变迁
一 军政时期警察组织制度的肇始
二 复归民政后警察组织的变迁
小结
第二章 “儿玉—后藤”时代的警察政治
第一节 警察政治的准备阶段
一 以警察力为中心的“民政主义”理念的确立
二 排除军方势力废止“三段警备制”
三 进行行政整理、加强警察力量
第二节 警察政治的形成
一 警察组织高度统一的实现
二 通过支厅制度巧变“警察管区”为“行政管区”
三 警察对民政事务的广泛参与
四 利用支厅制度将地方行政警察化
第三节 警察政治的特点
一 行政官厅与警察官厅重合的警察国家化
二 警察执行事务上的行政与法律结合的密切化
三 警察人员的日本化
四 警察与保甲关系密切化
小 结
第三章 保甲壮丁团
第一节 保甲制度实施的历史轨迹
一 保甲制度的利用和改造
二 保甲制度的强化——儿玉、后藤的“土匪”对策
第二节 保甲制度的组织结构
一 保甲的编成
二 保甲的职员
三 保甲职员的监督及惩罚
四 保甲的事务
五 保甲民的责任
六过怠金处分
七 保甲民的奖赏及救恤
八保甲会议
九 壮丁团
十 保甲的经费
第三节 保甲制度的性质与职能
第四节 保甲制度的作用
一 维持地方治安的作用
二 保甲组织对警察系统的辅助作用
三 社会风气的改善作用
四 教育及道路等行政援助事务上的作用
五 战时的作用
第五节 台湾人民对保甲制度的态度
第四章 警察制度的规范化及高等、经济警察
第一节 地方行政组织的改革及警察制度改革
一 地方行政组织及警察制度的大改革
二 该时期警察组织的特点
第二节 高等警察
一 高等警察创始初期
二 高等警察组织的完备
三 高等警察对台湾社会的全面监控
第三节 经济警察的设置及后期警察之特点
一 经济警察的设置
二 后期警察之特点
第五章 台湾警察实务与日本警察的对比
第一节 日本内地警察的实务
一 安宁警察
二 宗教警察
三 卫生警察
四 风俗警察
五 营业警察
六 河港警察
七 道路警察
八 建筑警察
九 田野警察
十 渔猎警察
第二节 台湾警察实务
一 台湾警察外勤的责任及分担区(巡、警视区)
二 台湾警察外勤的簿册类
三 台湾警察的查察心得、执行及援助事务
四 最能体现警察对社会控制力量的标志——营业临检
小 结
第六章 警察对抗日运动及民族运动的镇压
第一节 警察对武装抗日运动的镇压
一 宪兵警察对武装抗日的镇压
二 由宪兵转向警察镇压阶段
三 警察镇压时期
第二节 警察对民族运动的压制
一 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二 台湾文化协会
三 台湾共产党
四 台共的外围组织——农民组合
五 台湾赤色救援会组织运动
第七章 警察对原住民的绥抚与镇压
第一节 恩威并用时期(1895—1906)
一 从“绥抚”向警察“取缔”政策的转变
二 将番地行政归纳到警察事务
第二节 镇压时期(1906—1915)
一 “隘勇线包围”政策
二 武力讨伐前期
三 武力讨伐后期
第三节 抚育同化时期(1915—1945)
一 同化教育
二 帮助授产
小结
第八章 警察制度对日本殖民台湾的作用
第一节 警察在台湾卫生行政及经济方面的作用
一 警察在卫生行政方面的作用
二 警察在经济方面的作用
第二节 从警察法理学上来分析评价
一 权力论
二 环境论
三 人性弱点论(诱惑论)
第三节 从殖民统治者自己的评价来分析
第四节 综合再评价
第九章 台湾与朝鲜、满洲警察制度的对比
第一节 朝鲜的警察制度
一 宪兵警察阶段
二 完全警察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 “满洲国”警察与台湾警察的对比
一 雄厚完备的警察基础
二 军警合一的一元化警察体系
三 警政重点的差别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难得的一本研究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警察制度的书籍。奇怪,这本书先是2007年在台湾出版,2013年才回到大陆出版。

评分

迅速翻完了,结论虽然早已明悉,但不得不说日本警察制度对台湾影响确实深远。特别是警察政治,警察干涉民众生活的一切,警察代替一般行政,高等警察与经济警察的出现。直至现在,台湾都在积极强调脱警化,由此可见一斑。

评分

非常难得的一本研究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警察制度的书籍。奇怪,这本书先是2007年在台湾出版,2013年才回到大陆出版。

评分

非常难得的一本研究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警察制度的书籍。奇怪,这本书先是2007年在台湾出版,2013年才回到大陆出版。

评分

非常难得的一本研究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警察制度的书籍。奇怪,这本书先是2007年在台湾出版,2013年才回到大陆出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