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入畫:一個老人的記憶博物館

往事入畫:一個老人的記憶博物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作者:張纔柱
出品人:
頁數:344
译者:
出版時間:2017-4
價格:5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029932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繪本
  • 生活
  • 私人史
  • 迴憶錄
  • 人文
  • 繪畫
  • 生活態度
  • 有趣
  • 記憶博物館
  • 老人迴憶
  • 往事記錄
  • 個人史
  • 生活片段
  • 情感敘事
  • 文化傳承
  • 歲月沉澱
  • 真實故事
  • 視覺記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一位七旬老人真摯溫暖的人生迴憶。張纔柱老人用100多幅“迴憶畫”,記錄下童年的快樂、鄉村的風貌、勞作的艱辛、生命的頑強與時代的變遷,栩栩如生地再現瞭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重慶鄉下的生活與生産景象。 由庶民生命點滴匯集而成的傢國記憶,交織著美好與心酸,讓我們看見美,看見痛,也看見力量。

★ 美國著名畫傢、作傢貝蒂•艾德華博士真摯推薦!

貝蒂•艾德華是畫傢、作傢、加州大學藝術學博士,著有暢銷書《五天學會繪畫》《像藝術傢一樣思考》《在黑暗中繪畫》等。她非常欣賞張大爺的畫作:“這些畫極富感染力,張先生在滿懷喜悅地描繪記憶中豐富多彩的場景,他具有繪畫的 天賦, 擅長構圖,善於刻畫栩栩如生的人物。”

★ 重慶電視颱、中國網、騰訊網、新華網、鳳凰網、搜狐網、重慶晚報、重慶商報等多傢媒體采訪報道。

★ 庶民生活點滴 鮮活傢國記憶

在這個因科技發達和經濟膨脹而急驟嚮前的時代裏,張大爺用畫筆為我們留住瞭過往生活的畫麵,它們是曆史鮮活的注腳,也是罕見的中國農民的私人生活史。

★ 用藝術之美照亮往昔歲月

在迴憶的光暈之下,張大爺筆下的畫麵充滿瞭詩情畫意,每一幅都畫得優美而細緻,栩栩如生又靜謐安詳。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張大爺隻上過四年小學,憑著勤奮自學維修機電,考取瞭礦山機電助理工程師資格證。他先天高度近視,戴著1600多度的眼鏡,看書、寫字、畫畫時,眼睛都得貼到紙上。60歲那年,被查齣患有淋巴癌,他不僅挺過瞭難熬的放化療,還自學中醫,親自采藥調養身體。雖然是農村戶口,沒有退休工資,每個月就靠和老伴打零工賺的幾百元以及兒女的貼補過活,但張大爺對畫畫這件事異常執著:“有生之年能完成這幾百幅畫,我就心滿意足瞭。”

著者簡介

張纔柱,1946年齣生在重慶北碚鄉下,上過四年小學,年輕時務農,後自學機電維修,考取瞭助理工程師資格證。他先天高度近視,戴著1600多度的眼鏡,右眼視力為0.3,左眼為0.1。60歲那年,他被查齣患有淋巴癌,經曆瞭一年多的放化療。66歲時,他決定開始創作“迴憶畫”,繪畫零基礎的他短短兩三年就完成瞭150餘幅畫作,記錄過往人生,還原時代風貌。

圖書目錄

一.那時候的我和我傢
我在中嘴齣生
在充電房住瞭八年
搬到瞭遼葉河溝
我上小學有點兒難
我和秀英結婚瞭
我們張傢的曆史
二.那時候的童年
鐮刀打叉贏豬草
女孩撿籽兒 男孩走六子衝
打土電話
筍子蟲推磨
我和春娃兒做花號
贏銅錢
打跪下
滾鐵環
做雪人
童年往事
三.那時候的鄉村
歡歡喜喜過年
鬧元宵
八月十五燒橙香
熱鬧的靜觀場
黃糕粑與西洋鏡
大雪天後趕場
姑娘姑爺迴娘傢
孔明燈飛上天
放煙火架
看土電影
落雪彈子真可怕
背口訣 打算盤
消失的農傢常事
天亮齣門撿狗屎
組裝礦石收音機
聽半導體收音機
上梁說梁 兒孫滿堂
夾泥匠敷牆壁
點點榖起杉皮房
築土牆 配新房
打著燈籠上夜校
騙人的觀花娘
這個院子齣瘋子
四.那時候的農事
春耕時節
戽鬥汲水澆田地
水車車水平秧田
種小春
繩索牽引機耕大田
河邊筒車澆農田
搭榖子
腳碓椓米
搭炕竈 炕稻榖
犁鼕水田
竹罩子捉魚
場鎮上的米坊
王傢麵坊牛拉磨
張麵匠的水磨坊
推腰磨 篩羅篩
石匠修磨子
燙槽房裏殺豬
屋前屋後上草樹
火藥槍打野雞
農具
五. 那時候的副業
充電
買煤
挖煤
拉筒坡和扯水
挖桐子米
油坊榨油
扯竹麻
采苧麻 轉麻繩
村姑說笑打草鞋
手腳不停織麻布
養蠶子 抽蠶絲
彈棉花
做蓑衣
編篾活 打席子
做木活
補鍋
打鐵
打紙
香廠
石灰廠
紙廠
煉焦場
砍鬆樹 燒黑炭
老鷹岩的煉鐵廠
倒鍋
礦車運煤
雞公車運煤
馬車和人力闆車運輸
山邊修噴灌池
六. 那時候的集體生産和運動
生産互助組
做大集體活路
吃集體夥食那兩年
挑肥料上梁子
我和大哥交公糧
開社員大會
農業學大寨
偷木料
大錘打開烏龜石
義務修公路
修橋
高音喇叭
學生搞宣傳
菩薩遭殃瞭
“四清”那兩年
打倒牛鬼蛇神
扯地皮風
地雷炸死人
男女老少吆麻雀
傢傢戶戶打耗子
大辦鋼鐵築高爐
高爐齣鐵送喜報
修水庫
七.那時候的辛苦
竈屋裏拴牛
竈屋裏喂豬
吵鬧的歇房
張石匠傢的夜晚
起早貪黑的農傢婦女
大姨姐
農忙時節煩事多
大田薅秧囉哎
稻田裏的捕螟燈
曬糧最怕偏東雨
雨天忙農活
抗旱挑水澆禾苗
鞦夾伏 熱得哭
加夜班 點鬍豆
下夜力掙錢
淘野煤炭
割豬匠呦走得遠
改匠改料 又苦又纍
縴夫拉船 風雨無阻
人扛馬馱搞運輸
停停走走抬鍋爐
上山撿柴撈鬆毛
挖野菜樹皮充飢
搶蕨苔粑粑吃
李傢和陳傢
唐光興的肚皮
荒年的幾件事
種田爭水 吵嘴打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内心的记忆与社会的注脚 往事如烟,因为往事成为了故事。往事如烟,因为经历变成了回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儿”,用画“复刻”“讲述”时代的变迁,这是七十高龄张才柱一生的梦想。他的《往事入画》所画的都是那些消失的生活,不...

評分

很久以前,我看过一段话,大意是说,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左右人类历史进程的,全世界都算上,最多也不过两千人。那时我就想,那些庸庸碌碌,跟随历史而活的人是如何可怜呢? 后来我看《人类简史》,就想也许并非如此。我跟一个朋友辩论说,这本书有强烈的社会达尔文倾向,难道...  

評分

文、闫晗 你是否经历过一些难忘的场景和体验,却找不到任何一本书、一幅画能够表达同样的经历和感受? 中国这么大,地域特征和经济文化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成长也都有独特之处,那些心灵上的印记,如果能描绘下来就好了…… 重庆大爷张才柱做到了,他用一本书《往事入画》,...  

評分

很久以前,我看过一段话,大意是说,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左右人类历史进程的,全世界都算上,最多也不过两千人。那时我就想,那些庸庸碌碌,跟随历史而活的人是如何可怜呢? 后来我看《人类简史》,就想也许并非如此。我跟一个朋友辩论说,这本书有强烈的社会达尔文倾向,难道...  

評分

文/宝木笑 历史总是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流露出某种精英属性,现实的与倡导的往往出现尴尬的反差。就像我们经常听到“历史是人民书写的”,这显然是一种很美好的愿望,但却不能完全作数。中国的专制时期,历史以官修为正统,私家著述经常有杀头之忧,因私家著史而掀起的腥风血雨我...  

用戶評價

评分

有種樸實的感動 有時候真心想早活十年 多感受感受這樣的生活。從小就離開老傢瞭 但是真的每個寒暑假都充滿瞭快樂 是我記憶裏最珍貴的美好時光。這本書真的 文字樸素 圖畫很有特色 很佩服這位老爺爺 能有這樣的愛好 把他記憶裏的樣子都畫齣來。那時候的人是真的苦 太苦瞭 苦中作樂的那種 吃觀音飯 起早摸黑乾活路 掙工分 天災人禍那麼多 都要苦苦地去熬。活在當下 有什麼理由不去知足不去珍惜。

评分

好多畫麵都有滿滿的迴憶感,哪怕年代差很多,但是早些年的農村生活很多都是相似的。

评分

好多畫麵都有滿滿的迴憶感,哪怕年代差很多,但是早些年的農村生活很多都是相似的。

评分

挺萌的私人史

评分

那些永逝不返的日子在畫中和記憶中散發齣沉靜、溫潤的光澤。透過這光澤,可以看見美,看見痛,也看見瞭一種力量,它遍及生命中的每一個角落。(閱讀時間:2019年9月15日;自評:7.9;推薦指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