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鲁迅

广州鲁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朱崇科
出品人:
页数:253+1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5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143513
丛书系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图书标签:
  • 鲁迅
  • 城市
  • 广州
  • 历史
  • 朱崇科
  • 计划
  • 鲁迅;广州;场域
  • 文化
  • 广州鲁迅
  • 人物传记
  • 文化历史
  • 鲁迅研究
  • 岭南文化
  • 现代文学
  • 广州城市记忆
  • 思想家
  • 文学评论
  • 民国人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着眼于鲁迅担任正教授时期的广州阶段,着力考察以广州为中心的鲁迅存在。为此,虽然考察广州鲁迅的立体与多元,但在许多论题上同时也会追溯到北京和厦门时期,旁及上海时期,互相连缀、比照彰显。本书在论述中立足于坚实的各种资料,但同时也活用了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的场域理论,首先考察1927年广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场域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呈现出鲁迅自身的转型特征。

整体而言,本书主要考察鲁迅先生在1927年广州场域中的转换作用、角色和自我的嬗变。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1作为写作人;2革命者;3教授/教务长;4中年男人。

作者简介

朱崇科(1975- ),山东人,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教授(2011-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2005),旋即以“百人计划”副教授人才引进执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2005-2011),2007-2008任美国巴德学院交换教授,2013年2-7月任台湾东华大学客座教授。独著有:1《本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2《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上海三联书店,2006)、3《考古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上海三联书店,2008)、4《身体意识形态——论汉语长篇(1990- )中的力比多实践及再现》(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5《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实人生”的枭鸣》(人民出版社,2011),6《华语比较文学:问题意识及批评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12),7《“南洋”纠葛与本土中国性》(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等海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

目录信息

序——王富仁教授
推荐语:汪晖(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林岗(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引言 在“太苦的1927”转型
1提出问题与文献综述
2问题意识以及创新性
3 1927年的广州及中山大学
第一章:在广州写作
第一节 广州鲁迅的文体转换
第二节 论广州鲁迅的文学风格转换
第三节 关键词举隅:鲁迅广州文学作品新论
第二章:如何“革命”?
第一节 爱或革命的偏至——鲁迅1927来穗动因考
第二节 直面革命:在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广州鲁迅
第三节 飞跃或沉潜:论广州场域中的革命鲁迅转换
第三章:教学/教务的纠葛
第一节 林文庆与鲁迅的多重纠葛及原因
第二节 时为中山大学教务主任的鲁迅
第三节 周树人教授,还是鲁迅先生?——论鲁迅对学院教授的弃绝
第四章:中年男人鲁迅
第一节 爱在广州:论鲁迅生理的焦灼与愉悦
第二节 论广州鲁迅的精神焦虑:压力及后果
第三节 照相及1927广州鲁迅的定格
第四节 廖立峨:作为广东符号的“这一个”
结论
附录
1爱的“中间物”:《魔祟》重读
2鲁迅如何存在:在鲁迅书写与书写鲁迅之间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文发表于《当代文坛》2015年第5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竟 然 有 这 样 的 学 术 著 作 —— 朱 崇 科《广 州 鲁 迅 》杂 议 【摘要】: 朱崇科的《广州鲁迅》,首先显示了朱崇科没有起码的造句能力,甚至连许多常用词都用错了。这本《广州鲁迅》完全...  

评分

本文发表于《当代文坛》2015年第5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竟 然 有 这 样 的 学 术 著 作 —— 朱 崇 科《广 州 鲁 迅 》杂 议 【摘要】: 朱崇科的《广州鲁迅》,首先显示了朱崇科没有起码的造句能力,甚至连许多常用词都用错了。这本《广州鲁迅》完全...  

评分

本文发表于《当代文坛》2015年第5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竟 然 有 这 样 的 学 术 著 作 —— 朱 崇 科《广 州 鲁 迅 》杂 议 【摘要】: 朱崇科的《广州鲁迅》,首先显示了朱崇科没有起码的造句能力,甚至连许多常用词都用错了。这本《广州鲁迅》完全...  

评分

2006年1月,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毕业半年的我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博士论文修订本《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虽然之前从未和德高望重的吴宏聪教授(1918-2011)有过交集,但是由于他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元老级人物,而且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

评分

该书不再局限于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变”,而是兼论及一系列“转换”,包括写作风格、人生道路、政治社会见解、私人生活等,这样使得鲁迅在1927年具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该书既探讨1927年的鲁迅“转换”,又注意之前和之后的鲁迅,既有探讨的焦点,也能旁及一个较长的时期。长...  

用户评价

评分

角度猎奇新颖,挺有意思的,不过语言表达上感觉用力过猛,笔者急于展现自己的遣词造句功底,想要靠近鲁迅文白夹杂的试验性语言风格,不过似乎不是很行之有效,反而让语言显得冗长繁复,读起来不顺畅。

评分

较于广州鲁迅,中期鲁迅我觉得更合理,不囿于地理区位,而把握思想阶段。

评分

朱崇科的文字不行。

评分

朱崇科的文字不行。

评分

第三章(教学与教务的纠葛)可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