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行处

菩萨行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作者:[日]铃木大拙
出品人: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7-2
价格:42.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36701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佛教
  • 铃木大拙
  • 鈴木大拙
  • 成长
  • 哲学经典
  • 日本
  • 心经
  • 华严经
  • 佛教哲学
  • 修行之路
  • 菩萨精神
  • 智慧修行
  • 心灵成长
  • 禅修体验
  • 慈悲之道
  • 解脱之路
  • 善行实践
  • 佛学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铃木大拙禅论集》是世界禅学权威铃木大拙先生的重要著作,被世界各国学者、专家视作权威而广泛援引。本书为论集系列之三,译者又将其称为《菩萨行处》,从《华严经》和《般若经》(包括《心经》)两部大经谈到菩萨的理想、菩萨生命的源头和行处,主要探讨学者的归趣。重点揭示禅对于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滋养及疗愈作用。铃木先生文笔凝练,论述真切深刻,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于现代读者同样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尤其有助于现代人自行自省安顿心灵、挣脱藩篱,如实地看清生命的奥秘和人生的意义。

我的学识渊博的朋友——前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教授铃木大拙博士,近30年来,一直都在做着向西方人士解说和介绍禅的工作…… 作为他的一个朋友和研究中国思想的历史学者,我一直以热烈的兴趣注视着铃木的著作。

——胡适一代文化巨匠

铃木大拙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我想表达的。

——马丁•海德格尔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大学》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静定即天台之止,禅家之定,铃木谓之禅那。虑是天台之观,禅家之慧,铃木谓之般若。

——钱穆 当代著名国学大师

铃木大拙只手将禅带到了西方,这个移植的历史重要性,可媲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

——理查德•贝克 美国禅宗研究者

铃木大拙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一位思想家。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是一位少见的坚持到底的人物。他用九十年的生涯专注于把握人的整体性,这不是一般哲学家、思想家所能做到的。他通过自己的局部探究,完成了他的人生任务,走完了他应走的历程。他不是所谓的学者。但是,他按照自己的意图,从根本上彻悟了一般学者所不能做到的一切。

——玉城康四郎 日本学者

作者简介

铃木大拙(1870~1966)不仅是日本当代禅学大师,更是世界禅学权威。早年曾跟随今北洪川与释宗演两位著名禅师学禅,研究禅宗思想及华严、净土等佛教思想。游历美、欧期间著述了大量禅学著作,成为接引西方人亲近禅宗的入门阶梯。由于他对禅学的宣扬,西方世界开始对东方禅学产生兴趣,东方人对佛教也再度关注,因而他又被誉为“世界的禅者”。

他的禅学思想对东西方世界带来了持续影响,使得禅学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思想潮流。

禅宗为西方思想史注入新鲜内容,使整个西方文化史发生了转变。为当时由于战争创伤而陷入迷茫与颓废的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抚慰。

在东方,他曾就中国禅学史与胡适展开激烈辩论,并得到胡适的大加赞赏。而作为新儒家代表的钱穆先生也深受其影响。

主要著作有铃木大拙禅论集系列、《禅是什么》《禅学入门》《禅生活》《禅与精神分析》等。

目录信息

编序 001
前言 003
第一篇 从禅说到《华严经》
一、禅与华严教义 / 003
二、初期禅匠与《华严经》 / 005
三、禅与中国人的心性 / 006
四、达摩的“无心法”与道信的“舍身法” / 007
五、慧能的无念禅 / 011
六、神会的无念禅 / 014
七、大珠慧海的禅 / 017
八、赵州从谂的禅 / 020
九、临济义玄的禅 / 022
十、唐宋时代其他禅匠的禅 / 025
十一、禅与经典研究 / 031
十二、三本《华严经》的异同及其要义 / 035
第二篇 《华严经》、菩萨的理想与佛陀
一、完全改观的华严景象 / 041
二、本经特有的观念 / 044
三、相入相即的教义 / 048
四、菩萨与声闻 / 052
五、相异的因缘 / 054
六、譬喻 / 055
七、《华严经》的大乘本质 / 056
八、经中所说的佛陀与禅匠所见的佛陀 / 058
第三篇 菩萨的住处
一、来处与去处 / 067
二、大乘经典的“无住”与禅匠 / 071
三、作为菩萨住处的昆卢遮那楼阁 / 076
四、善财童子的楼阁颂 / 078
五、楼阁的描述 / 084
六、阐示善财得入楼阁的譬喻 / 089
七、菩萨的来去 / 090
八、昆卢遮那楼阁与法界 / 092
九、四重法界 / 094
十、菩萨的智慧与神力 / 100
十一、菩萨的故乡及其亲属 / 102
十二、禅匠谈菩萨的住处 / 104
第四篇 《华严经》所说的发菩提心
一、发菩提心的意义 / 109
二、海云比丘与《十地经》所说的
发菩提心与开悟的要素 / 116
三、弥勒菩萨谈发菩提心 / 122
四、弥勒菩萨谈发菩提心(续) / 128
五、接前说喻并加结语 / 132
六、发菩提心的要义 / 137
七、《十地经》所说的发菩提心 / 140
第五篇 《般若心经》对禅的意义
一、《般若心经》的梵典及其汉文与英文译本 / 145
二、本经的分析 / 169
三、作为禅悟经验的心理记述 / 174
第六篇 般若的哲学与宗教
引言 / 183
一、般若的哲学 / 185
二、般若的宗教 / 224
三、结述 / 248
第七篇 祖师西来密意—禅悟经验的内容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世界时空有尽,菩萨的行愿永无穷尽”。这本书只能看懂1/3,它讲菩萨的理想。菩萨所为便是行住坐卧,让人人以无自性为自性。大乘佛教的“般若智慧”便是超越一切存在与“空”而又成其存在与空。铃木大拙反复强调,宗教是一种生活体验,而非逻辑知解,更非语言文字或可概述;世界空空如也,实在没什么好说的。般若诸经旨在说明这个世界的背后没有实际,它是一种如幻的存在(如幻并非否定世界,而是否定世界的可得性);我们须在它“转动”的时候,在它变化的时候,在它从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的时候,体会它的生命,体会“菩萨”的所住。菩萨所住即是善巧方便,即是深入实际“观空而不以自身证取实际”。另,错别字实在是太多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了。

评分

这套书值得更好的设计、排版、校对啊! 错别字太多啦!是我买到了盗版书吗?!

评分

“这个世界时空有尽,菩萨的行愿永无穷尽”。这本书只能看懂1/3,它讲菩萨的理想。菩萨所为便是行住坐卧,让人人以无自性为自性。大乘佛教的“般若智慧”便是超越一切存在与“空”而又成其存在与空。铃木大拙反复强调,宗教是一种生活体验,而非逻辑知解,更非语言文字或可概述;世界空空如也,实在没什么好说的。般若诸经旨在说明这个世界的背后没有实际,它是一种如幻的存在(如幻并非否定世界,而是否定世界的可得性);我们须在它“转动”的时候,在它变化的时候,在它从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的时候,体会它的生命,体会“菩萨”的所住。菩萨所住即是善巧方便,即是深入实际“观空而不以自身证取实际”。另,错别字实在是太多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了。

评分

铃木大拙出品必是精品,成套看下来受益颇多

评分

正觉无得,以无自性为自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