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最為簡潔、明晰的方式,呈現瞭人類社會的發展曆程。全書以“網絡”這一概念涵括人類文明由遠古演化至今的脈絡及其特徵,認為:在漫長的曆史中,文明生長的關鍵在於人們彼此之間結成的各種交往網絡。從遠古祖先鬆散、零碎的交往網絡,到早期農業社會的地方性網絡,到電子時代的全球網絡,交往網絡的演變發展,也正是人類文明成熟發展的過程。
本書原名《人類之網:鳥瞰世界曆史》,作者從“網絡”這一獨特視角齣發,俯瞰世界曆史,啓發讀者思考人類在整個地球生命中的位置及其未來的走嚮。
約翰•R. 麥剋尼爾 (John R. McNeill,1954- ),美國喬治敦大學曆史學教授,緻力於環境史研究,曾齣任美國環境史學會主席、美國曆史學會副會長。著有《陽光下的新鮮事:20世紀環境史》《蚊子帝國:1620—1914年大加勒比海地區的生態和戰爭》。
威廉•H. 麥剋尼爾(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美國芝加哥大學曆史學榮休教授,當代最著名的曆史學傢之一,被譽為20世紀60年代之後全球史研究的“關鍵奠基人”。曾獲“伊拉斯謨奬”“美國國傢圖書奬”“世界史先驅奬”等多項殊榮。一生著作等身,代錶作有《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的曆史》《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曆史的衝擊》《世界史》《競逐富強:西方軍事的現代化曆程》等。
我刚接触电脑游戏的时候,有两个游戏最火,一个叫做《红色警戒》,一个叫做《帝国时代》。前一个游戏的背景热兵器时代的冷战,后一个游戏的背景是冷兵器时代的热战。 《人类之网》这本书的作者自称想要用一本薄书写尽人类历史,就像霍金一本薄书写出《时间简史》。我不是一个...
評分 評分 評分不只是「科技」的網路,其實從五千年前,我們就開始了文明的網路! 文/Che 從認識世界的角度 當網際網路對人們生活的改變,由一個新發現的趨勢,到一門必須把握的顯學,又到了成為一種接近慣性的常識,似乎只有越趨縮減的討論空間,再不能給任何當代人新的啟發。 不過在這...
評分网罗世界,鸟瞰历史 ——《人类之网》书评/卢莲20110926 互联网的兴起、通信方式的便捷、出行方式的改变,让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全球化同步的时代。以前分隔两地的恋人只能对月相思,现在却可以用手机电话聆听情话,也可以通过摄像面见彼此。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地球各个角...
宏大的視角要以細節犧牲來換取
评分即《人類之網》,精裝後雖然換瞭名字,版式看起來更順眼。全球史的寫法早已偏離傳統的政治軍事史和文明史,嚮人類學、經濟學和生態學等學科靠近瞭。而作者不願置喙的未來,說不定就是一部科技史。譯工平穩。
评分在麥剋尼爾大師的作品裏遠不如《西方文明史綱》,在全球史領域內也不如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雖然麥大師的學術地位遠高於斯大師),文筆比較枯燥,新史料並不多,學術思路比較保守,前半段完全是世界古代史的簡述,絮絮叨叨,後半段(1492年大航海時代之後)漸入佳境,對有些曆史現象和事件比較有獨到見解,但總體無非就是“人類交往史、地球村的發展史”,令人眼前一亮的新觀點和金句並不多。PS:北大中文版的翻譯質量實在難以恭維,病句錯字很多,有些對不起這麼響亮的齣版社招牌
评分未來究竟會走嚮何處呢?
评分父子閤著,但顯然大部分的觀點齣自他爹。。用文明網絡的概念描述全球史,舊瓶裝新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