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學史

中國地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教育齣版社
作者:楊勤業
出品人:
頁數:1085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2
價格: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358062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地理學
  • 待購
  • 曆史
  • 中國地學史
  • 地學
  • 曆史
  • 地理
  • 科學史
  • 中國曆史
  • 地質學
  • 學術史
  • 文化
  • 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十二五”國傢重點圖書齣版規劃項目。沿著時間的脈絡,分彆綜述瞭地理學和地質學這兩門學科從近代到現代的發展曆程,概述瞭自20世紀初以來中國地學的發展軌跡、主要研究進展與成果,介紹瞭近現代兩個時期地學的重要代錶人物及其學術思想和成就。以主要篇幅側重評述瞭現代地理學和地質學學科體係中二級學科及各主要分支學科的重要成就和學術貢獻,同時還闡述瞭若乾研究領域未來的發展趨勢與重點研究方嚮。

著者簡介

中國科學院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國際地理聯閤會(IGU)環境管理與製圖研究組和全球環境變化脆弱帶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傢減災委員會專傢組成員,“地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傢地理》雜誌社社長,地理研究所名譽所長黃秉維學術秘書,《地理研究》《地理科學進展》《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學捲》《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捲》副主編。參與主持“黃河流域環境演變與水沙運行規律研究”(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奬)等多項國傢科技攻關任務、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重在項目,參加並主持多項國際閤作項目。

圖書目錄

第一篇 1900~1949年的中國地學
第一章 近現代地學在中國的建立
第一節 地學近現代化的主要標誌
一 近現代地學的主要特點
二 近現代地學的起點
第二節 地學知識的傳播與影響
一 西方學者的考察與近現代地學的傳人
二 留學生與近現代地學的奠基
第三節 分支學科的創建過程
一 自然地理學的興起:地文學、自然地理學
二 地質學的傳人:地學、地質學
三 “地學”概念的延伸:輿地、地理與地學
四 “地理”概念的轉化
五 氣象學的發展:測候、氣學(汽學)、氣象學
六 區域地理學概念的形成:方誌學(地誌學)、區域地理學
七 其他地學分支學科名稱的演化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地學體製化進程
第一節 高等教育的肇始
一 地理學與氣象學教育
二 地質學教育
第二節 研究機構的建立
一 地理學與氣象學研究機構
二 地質學研究機構
第三節 學術網絡的形成
一 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地位
二 中央地質調查所與兩大國立地質機構的關係
三 中央與省立地質調查研究機構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學術團體的作用
第一節 地學會的雛形
一 輿地學會與亞新地學社
二 中國地學會
第二節 專業學術團體
一 全國性學會
二 其他專業學會
第三節 東西方學術團體的比較
……
第二篇 中國現代地質學(1949年以後)
第三篇 中國現代地理學(1949年以後)
附錄:20世紀中國地理學發展大事記
人名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的《古代捲》,有的地方前後矛盾,對學界成果吸收不足,很難讓人滿意

评分

看的《古代捲》,有的地方前後矛盾,對學界成果吸收不足,很難讓人滿意

评分

看的《古代捲》,有的地方前後矛盾,對學界成果吸收不足,很難讓人滿意

评分

看的《古代捲》,有的地方前後矛盾,對學界成果吸收不足,很難讓人滿意

评分

看的《古代捲》,有的地方前後矛盾,對學界成果吸收不足,很難讓人滿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