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课堂——民国名家的教育回忆

过去的课堂——民国名家的教育回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木春 编著
出品人:
页数:245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16-6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4532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过去的课堂
  • 教育思考类
  • 文化历史
  • 教育
  • 民国教育
  • 课堂回忆
  • 教育史
  • 名家回忆
  • 教师生涯
  • 历史人物
  • 教育思想
  • 文化记忆
  • 知识传承
  • 民国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过去的课堂——民国名家的教育回忆》收入了50多位民国名家笔下精彩的课堂回忆,共分为小学课堂、中学课堂、大学课堂三个部分。除了传统的私塾课堂外,还涵盖了对外语、数学、物理、化学、国文等各个学科的精彩课堂教学的回忆。在一个个名家的笔下,一堂堂精彩的课,背后站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教师,流淌于其中的是永恒的教育精神血脉。

作者简介

王木春,福建省特级教师,首批福建省中小学教学名师。长期从事教育随笔写作。近年致力于民国教育文献的研究和编撰。著有《身为教师——一个特级教师的反思》,主编《为幸福的人生——民国名家对话中小学生》《民国名家谈作文之道》等。现为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一中语文教师。

目录信息

自 序•追寻远逝的教育好时光 / 001
小学课堂
少年时代•郭沫若 / 003
小学•萨孟武 / 007
“三曹”老师•公 木 / 012
国文教员•图画教员•金克木 / 016
感谢我的启蒙老师•袁微子 / 020
丝业小学•徐 迟 / 022
难忘的一课•于光远 / 026
初小老师曹景黄•任继愈 / 028
感念三位启蒙恩师(节选)•黄鸿森 / 030
启蒙师•琦 君 / 035
难忘的一课•周大风 / 041
忘不了的一课•岑 桑 / 044
精彩课堂片段(小学篇) / 047
中学课堂
二十年来的经历•邹韬奋 / 055
常州府中学堂•钱 穆 / 059
中学时代•茅 盾 / 062
怀李叔同先生•丰子恺 / 069
我的中学国文老师•罗 庸 / 072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 / 077
难忘的恩师•苏步青 / 081
难忘的中学老师•季羡林 / 084
我的中学•钱学森 / 088
忆恩师•张 维 / 092
张闻天教我国文课•张允和 / 095
对我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一堂课•于光远 / 098
一袭青衫•琦 君 / 103
忆南开•韦君宜 / 112
长忆吾师•孙开远 / 115
激情孟夫子•朱永福 / 119
绵绵师魂谁继?•张思之 / 123
精彩课堂片段(中学篇) / 128
大学课堂
北京大学•冯友兰 / 139
老师和同学•凌叔华 / 142
上海大学•丁 玲 / 148
爱上物理学•王淦昌 / 150
怀念姜立夫先生•吴大任 / 155
红楼点滴•张中行 / 158
张资平教地理•(马来西亚)温梓川 / 164
北大与北大人•朱海涛 / 168
最后一堂课和最后一首诗•程千帆 / 174
我对吴有训、叶企孙、萨本栋先生的点滴回忆•钱三强 / 177
离乱弦歌忆旧游•赵瑞蕻 / 180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汪曾祺 / 184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 188
当年师长素描•周明道 / 192
暨南四教授•原予鲁 / 198
紫色的雾•闻 山 / 204
精彩课堂片段(大学篇) / 207
附•名家课堂自述 / 218
一个活的林间学校产生了•陈鹤琴 / 218
在言子庙•叶圣陶 / 222
后宅初阶小学•钱 穆 / 224
教师日记•丰子恺 / 227
最后一课•郑振铎 / 235
教学相长•王朝闻 / 238
后 记 / 241
编辑手札•作为教师,您应该“追寻远逝的教育好时光” / 24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民国时期涌现出多位大师,民国时期的学生国文功底深厚,是现在学生无法企及的。正如钱学森的发问: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四年大学应培养出硕士生水平。20年代,正是北洋军阀时代,当时那样困难,能办出附中那样的好学校,现在条件多了,为什么办不到?

评分

民国时期涌现出多位大师,民国时期的学生国文功底深厚,是现在学生无法企及的。正如钱学森的发问: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四年大学应培养出硕士生水平。20年代,正是北洋军阀时代,当时那样困难,能办出附中那样的好学校,现在条件多了,为什么办不到?

评分

民国时期涌现出多位大师,民国时期的学生国文功底深厚,是现在学生无法企及的。正如钱学森的发问: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四年大学应培养出硕士生水平。20年代,正是北洋军阀时代,当时那样困难,能办出附中那样的好学校,现在条件多了,为什么办不到?

评分

民国时期涌现出多位大师,民国时期的学生国文功底深厚,是现在学生无法企及的。正如钱学森的发问: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四年大学应培养出硕士生水平。20年代,正是北洋军阀时代,当时那样困难,能办出附中那样的好学校,现在条件多了,为什么办不到?

评分

教育的细节最动人。教育者最成功的地方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是教会他们做人。书中皆为名家回忆的文章。通过这些有温度的文字,我们共同追寻了远逝的教育好时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