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作者:[德]恩斯特·R. 库尔提乌斯
出品人:启真馆
页数:737
译者:林振华
出版时间:2017-2
价格:10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8164269
丛书系列:启真·大学馆
图书标签:
  • 中世纪
  • 文学
  • 文学史
  • 比较文学
  • 文学研究
  • 世界文学
  • 拉丁文
  • 文学理论
  • 欧洲文学
  • 拉丁中世纪
  • 中世纪文学
  • 古典文学
  • 欧洲历史
  • 文学史
  • 宗教文学
  • 教会文学
  • 拉丁语文学
  • 古典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是文学批评领域的经典著作,全景式地研究了欧洲文学与中世纪文学之间的关联,前所未有地发掘了二者之间的连续性。库尔提乌斯认为,以往标准的“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的文学划分方法,割裂了这几个时期文学的连续性,对于很多文艺复兴时期及后来的欧洲文学,如果我们无法通过惯用语、隐喻、表达方式、主题等阐释它们同中世纪拉丁文学的关系,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它们。因此,库尔提乌斯将中世纪拉丁文学,视为古代文学与后来各民族文学之间不可或缺的过渡,如此一来,便将从荷马到歌德的欧洲文学整合起来。

* * *

库尔提乌斯的《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代表了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语言学、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最优秀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在西方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经典。作者以博洽的学识、丰富的材料,以及对历史脉络的准确把握,展示了欧洲文学从古代到近世的演变,尤其阐明了拉丁中世纪在当中所起的纽带和桥梁作用。这部煌煌巨著现在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译者参照几种译文,补译了德文本第二版增加的内容,是目前最完全的译本。此书中译本的出版,不仅能加深我们对西方学术研究的了解,而且对提高中国学者的研究水平,也能提供一种典范,给我们以激励和启发。

——张隆溪,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

* * *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的作者,论的是欧洲文学,心怀的却是拉丁中世纪;谈的是诗文类型、修辞形式和主题套式,其忧心之处却在人文传统、信仰根基和欧洲未来的命运;用的是古典学探幽索隐的方法,却在瞩望涵容天下的境界。

——胡继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作者简介

库尔提乌斯(Ernst Robert Curtius, 1886-1956),德国文献学家、罗曼语言与文学批评家。生于德国坦恩(Thann),曾游历德国、瑞士、英格兰等地,1904年起在波恩学习梵文和比较文献学。1913年,他提交了大学教师资格论文——论述十九世纪法国批评家布吕内蒂埃(Ferdinand Brunetière)的文章,并因此成了编外教师(Privatdozent),不久在波恩又荣升副教授。1920年,他在马尔堡出任大学教授,1924年,前往海德堡任职。五年后,他返回波恩,接替著名的语言史专家吕布克(Meyer-Lübke),担任罗曼文献学教授,直至退休。1956年,库氏于罗马逝世。著有《岌岌可危的德国精神》(Deutscher Geist in Gefahr)、《新法兰西的文学先锋》(Die literarischen Wegbereiter des neuen Frankreich)、《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Europäische Literatur und Lateinisches Mittelalter)等,其中《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是文学批评领域的经典之作,几十年来畅行不衰,给他带来了广泛的声誉。

目录信息

中译本序言 1
中译本说明 2
中译本导读 6
指导原则 31
第一章 欧洲文学 1
第二章 拉丁中世纪 16
一、但丁与古代诗人 16
二、古代世界与近代世界 19
三、中世纪 20
四、拉丁中世纪 24
五、罗马尼阿 31
第三章 文学与教育 38
一、自由艺术 39
二、中世纪的“艺术”概念 42
三、语法 45
四、盎格鲁– 撒克逊研究与加洛林研究 50
五、课程作家 54
六、大学 61
七、名言警句与典型形象 64
第四章 修辞 70
一、修辞的地位 70
二、古代修辞 72
三、古代修辞体系 78
四、古罗马晚期 81
五、哲罗姆 83
六、奥古斯丁 84
七、卡西奥多鲁斯与伊西多尔 86
八、文书写作术 87
九、科维的维巴尔与索尔兹伯里的约翰 88
十、修辞、绘画、音乐 89
第五章 主题学 91
一、劝慰词的主题 92
二、历史的主题 96
三、故作谦虚 97
四、开篇的主题 100
五、结尾的主题 107
六、祈求自然 111
七、颠倒的世界 116
八、男孩与老翁 123
九、老妪与女孩 127
第六章 自然女神 132
一、从奥维德到克劳狄安 132
二、伯纳德· 西尔维斯特里斯 135
三、断袖之恋 141
四、里尔的阿兰 147
五、厄洛斯与道德 152
六、《玫瑰传奇》 156
第七章 隐喻学 162
一、航海隐喻 162
二、人物隐喻 167
三、食物隐喻 174
四、身体隐喻 176
五、剧场隐喻 178
第八章 诗歌与修辞 187
一、古代诗学 187
二、诗歌与散文 190
三、中世纪风格系统 191
四、中世纪诗歌中的法律演说、政治演说与颂赞演说 199
五、难以言表的主题 206
六、超越 209
七、同辈颂 214
第九章 英雄与君主 217
一、英雄主义 217
二、荷马的英雄 221
三、维吉尔 224
四、古代晚期与中世纪 227
五、赞美君主 229
六、文功与武功 232
七、灵魂高尚 234
八、美 236
第十章 理想风景 239
一、异域动植物 239
二、希腊诗歌 241
三、维吉尔 250
四、描绘自然的修辞学需要 254
五、树丛 255
六、乐土 256
七、史诗风景 263
第十一章 诗歌与哲学 267
一、荷马与寓意 267
二、诗歌与哲学 272
三、古代晚期异教的哲学 275
四、哲学与基督教 277
第十二章 诗歌与神学 281
一、但丁与乔瓦尼· 德尔· 维吉利奥 281
二、穆萨托 282
三、但丁的自我阐释 290
四、彼得拉克与薄伽丘 295
第十三章 缪斯女神 299
第十四章 古典主义 325
一、体裁与作者名录 325
二、“古人”与“今人” 329
三、基督教正典之形成 335
四、中世纪正典 340
五、近代正典之形成 346
第十五章 风格主义 357
一、古典主义与风格主义 357
二、修辞与风格主义 359
三、形式风格主义 376
四、要点回顾 394
五、讽刺短诗与讥诮风格 395
六、巴尔塔萨· 葛拉西安 397
第十六章 书籍的象征意义 409
一、歌德论转义 409
二、希腊 411
三、罗马 417
四、《圣经》 420
五、中世纪早期 421
六、中世纪盛期 426
七、自然之书 432
八、但丁 441
九、莎士比亚 453
十、西方与东方 470
第十七章 但丁 479
一、一流作家但丁 479
二、但丁与拉丁文学 483
三、《神曲》与文学体裁 491
四、《神曲》的典型人物 497
五、《神曲》的全体角色 501
六、神话与预言 510
七、但丁与中世纪 517
第十八章 后记 520
一、全书回顾 520
二、民族文学的发端 524
三、思想与形式 530
四、连续性 535
五、模仿与创造 542
文献说明与缩写提示 549
附录一 西方思想的中世纪基础 555
附录二 《拉丁中世纪与欧洲文学论著》序 570
附录三 德文版初版序言 574
附录四 德文版第二版序言 575
附录五 英译本作者序言 578
附录六 2013版英译本导读 582
附录七 文献学与思辨——拉丁语、中世纪与欧洲
传统 591
附录八 库尔提乌斯的思想与《欧洲文学与拉丁
中世纪》的诞生 597
附录九 库尔提乌斯与中世纪拉丁研究 659
附录十 库尔提乌斯著作一览 683
译后记 684
索引 68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刚刚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甚喜!文中指出的问题,有的已经见于勘误表和豆友回复,有的是尚未发现的。虽然本人越读越惭愧,但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更何况是如此耐心细致的勘误,届时修订也将吸收该文的意见。在此,向作者王晨致以真诚的感谢,同时也欢迎大家继续批评指正...  

评分

欧拉一版二印已于今年10月发行。虽为重印,但排版及格式无法改动,故勘误有限,一些需要调整版式才能增删的内容此次无法调整,将放到修订版。欧拉出版当年即二印,我既惊喜万分,又惴惴不安。惊喜的是,国内关注这本书的读者数量大大超乎我的想象,看来库尔提乌斯在中国的知己...  

评分

各位豆瓣大神,您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发现什么错误,请将您的勘误写下来,我将尽快改正。先叩谢大家了! 1、第74页 【在阿提卡,政治演说的地位和影响,至狄摩西尼(Demosthenes)(马其顿抵抗军首领)时代】中Demosthenes——雅典反马其顿的领袖(感谢XENOPHON)。 2、第270页 【...  

评分

库尔提乌斯与中世纪拉丁研究1 文/扬·齐奥尔科夫斯基(Jan M. Ziolkowski) 译/林振华 “如今,人们习惯把保守原则与创新原则相互对立。从这一做法中,我看到的只是混淆概念。没有创新的保守,跟一味的颠覆一样,徒劳无益。”2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  

评分

刚刚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甚喜!文中指出的问题,有的已经见于勘误表和豆友回复,有的是尚未发现的。虽然本人越读越惭愧,但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更何况是如此耐心细致的勘误,届时修订也将吸收该文的意见。在此,向作者王晨致以真诚的感谢,同时也欢迎大家继续批评指正...  

用户评价

评分

略读,知识盲区。

评分

一部集大成的学者式研究,收获更多在于细部问题一针一线的推进,而非观点的显豁;因为资料删削得当,也可以作为工具书用。对于西班牙文学的特殊地位、田园诗、风格主义的探讨最受启发。“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这对双生概念并不尽如人意。事实上,作为概念工具,古典主义与风格主义的对立更实用,而且能彰显易受忽视的关联。我们称之为‘风格主义’的大部分事物,如今冠以‘巴洛克风格。’”

评分

奠基之作。

评分

作者笔下那位叫但丁的幽灵始终游荡,他“一个人单枪匹马,孑然一身,面对整个千年,并改变那个历史的世界。爱、秩序、拯救是他内心幻象的焦点——巨大的矛盾集结于光的天界。”正是但丁超越了那种庸俗的历史分期法,将传统把握于一种形而上宇宙意味的整体中。库尔提乌斯心有戚戚焉,所以在那个年代的德国,以一种出自母国精神传统的历史知性,集结宏大的知识分子关怀与细微的语文学方法,为欧洲凿出一“拉丁中世纪”的结晶,再造了传统。把中世纪从历史尺轴上取下,浓墨重彩层层渲染,其呕心沥血不难体会。毕竟,“思想需要形式来达到结晶状态”。本书仿佛给欧洲投下的酵母,多个领域都有待发酵成型。奠基之作,如如难撼。

评分

不得不感叹语文学家的强大。正如作者所言:“文学形式分析可以自己获得文化领域的种种洞见,思想史的目的便是如此。”没有外在于文学形式的思想史解读方法,研究文学必不能忽视其修辞、隐喻及象征。【想到导师调侃当代学习外国文学的学生基本上缺乏语文学基础,深感不足,自我鞭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