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周憲
出品人:
頁數:372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2-1
價格:CNY 7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20100038
叢書系列:文化研究
圖書標籤:
  • 文化研究
  • 空間人文學
  • @AV之文化研究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文化研究
  • 人文社科
  • 社會學
  • 批判理論
  • 意識形態
  • 身份認同
  • 傳播研究
  • 文學研究
  • 文化批判
  • 文化認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主要由五個專題組成。專題一關注技術批判與媒介文化;專題二對從人文學角度進行空間研究的及時迴應;專題三探討瞭西方社會學的文化轉嚮,並介紹性地梳理瞭美國文化社會學以及藝術社會學“法國學派”的研究狀況;專題四對“凝視”“第四堵牆”“畫框”“極少主義”等術語和批判範式進行辨析;專題五關注反烏托邦電影、科幻電影、微電影和恐怖電影的編碼與審美生産。

著者簡介

周憲,男,1954年生於江蘇南京,南京大學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南京大學校長助理,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院長、藝術學院院長。1982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學士;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美學專業,獲哲學碩士;198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戲劇學專業,文學博士。兼任教育部中文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華美學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美學學會會長,江蘇省比較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學術興趣集中在美學、文藝學和文化研究等方麵。曾赴韓國、新加坡等國講學,赴意大利閤作研究。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藝學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主要學術興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學和文藝學研究等方麵。

陶東風,男,1959年生於浙江。199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首席專傢,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中心兼職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兼職博士生導師,中南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叢刊主編。主要從事文藝學、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與當代中國文化研究。

周計武,男,1977年3月生,江蘇睢寜人。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9年畢業於徐州師範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學士;2002年畢業於徐州師範大學中文係文藝學專業,獲文學碩士;200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係文藝學專業,獲文學博士。主要學術興趣集中在西方美學、文藝社會學和文化研究等方麵。現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青年項目、“985工程”人文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項目、國傢社科基金預研項目等課題三項。

鬍疆鋒,男,1973年7月生於新疆。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文藝理論教研室副教授。先後在新疆喀什師範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學習,文藝學博士,曾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09年6月被聘為副教授,2009年7月至今在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工作,2010年1月被評為碩士生導師。

圖書目錄

專題一 技術批判與媒介文化
裝置範式【〔美〕阿爾伯特·伯格曼 著 程文歡 鬍 深 譯 鄭從容 校】
電視的癥候【吳 瓊】
手機-人:身體、空間與文化【楊緻遠】
專題二 空間人文學
空間人文學:技術·途徑·展望【〔美〕戴維·J.博登海默 著 馬慶凱 欽白蘭 吳宗傑 譯】
走嚮多範式的空間綜閤人文學【張 捷 顔丙金 張宏磊 劉澤華】
空間人文學與吳江的橋【陸 揚】
空間、地方與自然:段義孚告彆演說評述【欽白蘭 肖紅嬌 張建民】
專題三 文化社會學
文化轉嚮與文化社會學【鄭 震】
美國文化社會學的三副麵孔【盧文超】
法國藝術社會學批判【何 蒨】
專題四 視覺藝術與視覺性研究
擴展視域中的凝視【〔英〕諾曼·布列遜 著 鄭從容 譯】
當代藝術的當代性:以成都說唱音樂為例【任 海 著 李 芳 譯 肖偉勝 校】
作為畫框的“第四堵牆”與旁觀者觀看模式的確立【羅成雁】
畫框的隱現與藝術觀念轉摺【湯剋兵】
極少主義的意義錶徵與後現代主義批評話語的興起【周彥華】
專題五 影視文化批評
論反烏托邦電影的意識形態編碼【陳 曉】
新媒體時代的偷窺、暴力與謊言——論《黑鏡》中的數字化生存危機【袁 瑾】
互聯網視聽媒體與社交媒體的融閤——談微電影的體驗消費【王燕子】
視覺文化與恐懼、焦慮體驗的審美再生産——以恐怖電影為例【史修永】
其 他
從文化美學到空間美學【高小康】
圖像中的國傢——歐洲地圖傳統與明清之際的歐繪亞洲海圖【郭 亮】
視覺轉嚮視閾中語圖互文嬗變的文化邏輯及當下形態【董希文】
從“長歌閉目”到“驚艷快閃”——侗族大歌“再媒介化”批判【杜 安】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