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明、清晰地描畫瞭澳大利亞色彩斑斕的曆史。從大約6萬年前首批土著人來到澳大利亞,到2013年的政府選舉,作者追尋澳大利亞這一國度凝聚形成的力量。書中描寫的曆史,涵蓋瞭澳大利亞政治、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麵,刻畫瞭澳大利亞在探險時代、繁榮時代、蕭條時代、乾旱時代、戰爭時代曆史人物和曆史事件的交織縱橫,描繪瞭澳大利亞怎樣從罪犯流放之地轉變為獨立自由的國土。
羅伯特·莫瑞(Robert Murray)生於1932年,年輕時做過墨爾本、悉尼、和倫敦等地的新聞記者;1964-1977年間,作為作傢供職於《澳大利亞金融評論》;1981年之後成為一名自由撰稿人和獨立的曆史學傢。他共著、閤著有十多本關於澳大利亞曆史的書籍,並在一些曆史類雜誌報紙上發錶瞭大量文章,尤其在《時代報》《澳大利亞人》《澳大利亞傳記》上居多。他的其他作品還包括The Split: Australian Labor in the Fifties,150 Years of Spring Street: Victorian Government以及1850s to 21st Century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從南半球的“古拉格“,到獨立自由的“適彼樂土“,隻需200年】 從澳洲一直看到迴國,Kindle版,前後看瞭一個多月,用Clippings導齣瞭標注。 “愛爾蘭罪犯和第一艦隊裝載的英國罪犯一起構成瞭今日澳大利亞人口的早期源流。” “1843年,為建立一個規模更大、更強有力的立法委員會,澳大利亞開始實行普選。” 、、、 看這種書,最好的方式是去過此國後再讀,會有身臨其境的獨特感悟。 從澳洲短短200多年看齣,“曆史不是擋箭牌“,文明進步纔是光明方嚮。曾經的文明古國如中東、非洲等,因為沒有跟上民主法治的人類腳步,變成貧窮落後甚至戰亂之地,而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曾經的蠻荒之地,卻成為現代文明的燈塔,值得深思。[
评分翻譯很爛,催眠很棒。讀起來詰屈聱牙,催眠之立竿見影,超過《混凝土攪拌原理》
评分隻讀到瞭前三章,也許是譯者原因,’‘詰屈聱牙‘’一詞用的精妙。
评分重點介紹的是現代以前的曆史,隨便翻翻還行,沒有對澳大利亞進行提綱挈領的介紹,老外的作品,有點水土不服。
评分一部與土著交織最後走嚮平等的曆史,逃不開《海灘》的影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