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的腳步

追尋的腳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鳳凰科學技術齣版社
作者:吳盤生
出品人:
頁數:235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1
價格:36.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377413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蘇霍姆林斯基
  • 教育學
  • 追尋的腳步
  • 成長
  • 夢想
  • 青春
  • 奮鬥
  • 堅持
  • 探索
  • 自我發現
  • 旅程
  • 心靈成長
  • 希望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遙遠的烏剋蘭,有一所巴甫雷什中學,因為偉大的教育傢蘇霍姆林斯基而得名。在中國的江南,有這樣一位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和知音:他把整個生命獻給瞭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誇父逐日般走在瞭中國與烏剋蘭教育交流的最前沿。專訪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和兒子,拜訪蘇霍姆林斯基夫人,訪問巴甫雷什中學,訪問基輔市蘇霍姆林斯基實驗中學,專訪俄羅斯學者倫達剋教授……他穿梭的身影追尋著蘇霍姆林斯基畢生教育經驗所留下瞭的永恒的足跡,他如炬的目光透過厚厚的文獻探知一個真實的蘇霍姆林斯基。

著者簡介

吳盤生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蘇霍姆林斯基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烏剋蘭-中國”文化教育交流中心主任、烏剋蘭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名譽顧問。曾任我國駐烏剋蘭大使館一等秘書、辦公室主任。早年長期從事一綫教育工作,後進入教育科學研究領域。自1994年起,一直穿梭於中國、烏剋蘭和俄羅斯之間,多次訪問蘇霍姆林斯基傢人,持續從事以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為主的教育文化交流活動,使我國40多所中小學與烏剋蘭巴甫雷什中學建立瞭閤作關係。

圖書目錄

引子——夢想: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故鄉去 / 1
第一章 成功追尋的第一步
——約見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和兒子 / 3
第一節 啓動:揭開教育交流的新階段 / 4
第二節 交友:結識承繼傢庭價值判斷的傳人 / 9
第二章 追尋途中的大幸事
——拜訪蘇霍姆林斯基夫人 / 23
第一節 耐心的等待:獲得蘇霍姆林斯基夫人允諾 / 24
第二節 難忘的拜訪:來到蘇霍姆林斯基夫人寓所 / 26
第三節 珍貴的訪談:介紹人道主義教育學的倡導者 / 27
第三章 成功追尋的引路人
——結識譯介蘇霍姆林斯基第一人杜殿坤教授 / 41
第一節 導師:引入教育科學研究的殿堂 / 42
第二節 介紹:揭示譯介《給教師的建議》的過程 / 48
第三節 比較:評點教育傢的特點 / 52
第四節 師錶:誠懇的點撥和幫助 / 57
第四章 人性化的校園氛圍
——訪問巴甫雷什中學印象之一 / 65
第一節 綠色:生態校園的典範 / 66
第二節 錶揚:低年級學生的福音 / 71
第三節 探索:藍天下的課堂 / 77
第四節 發展:第二教學大綱 / 79
第五章 “真”教育的人文風采
——訪問巴甫雷什中學印象之二 / 85
第一節 自學:營造滿校書香 / 86
第二節 目標:培養閤格公民 / 91
第三節 傳統:構建學校特色 / 98
第六章 不朽的徵程與精神
——參觀紀念館、墓地與教堂 / 103
第一節 艱難的曆程:蘇霍姆林斯基紀念館 / 104
第二節 永遠的相守:蘇霍姆林斯基及夫人的墓地 / 112
第三節 攀登的高度:教育的信仰與文化 / 117
第七章 努力與時代同行的後繼人
——訪巴甫雷什中學現任校長 / 121
第一節 結緣:17 年友誼在發展 / 122
第二節 領導: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 128
第三節 文化:學校教育教學的精髓 / 132
第四節 交往:繼續“教育學是人學”之路 / 138
第八章 心靈教育的園地
——訪問基輔市蘇霍姆林斯基實驗中學 / 143
第一節 同心協力:培養每個學生的個性 / 144
第二節 立足首都:創建城市學校教育改革的範例 / 149
第三節 全力以赴: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 / 154
第四節 抓住關鍵:在改革實踐中創建教師集體 / 163
第九章 教育界領軍人物的見解
——訪烏剋蘭教育科學院正、副院長 / 167
第一節 共討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要義 / 168
第二節 解讀蘇霍姆林斯基教學論思想 / 176
第三節 給中國教育同行的建議 / 185
第十章 法定繼承人的深刻體悟
——專訪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 / 189
第一節 鑄就獨特人格的奧秘 / 190
第二節 真正的共産主義教育傢 / 192
第三節 把“自由”與“責任”統一 / 197
第四節 重視“情感文化”的建設 / 200
第五節 全麵理解教育傢的思想 / 202
第六節 避免學習與實踐的誤區 / 205
第七節 教育思想研究的開拓 / 206
第十一章 學生、同事和研究權威的心語
——專訪俄羅斯學者倫達剋教授 / 209
第一節 學生時代的校長印象 / 210
第二節 與校長共事時的珍貴迴憶 / 214
第三節 教師素養與個性 / 217
第四節 對教學過程的理解 / 221
第五節 傢長教育學與傢校結閤 / 223
第六節 優先重視個性對集體的影響 / 22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本來以為會是一本非常沉悶的書,寫作者的外交經曆和訪談稿。但是看瞭以後纔發現作者是用心把一個個走訪的人物、故事和自己的感想串聯在一起,反映瞭那個時代人的追求。讓我在三十歲的時候明白,教育的目標不是什麼考第一名、讀北大、上好單位、屌絲逆襲……教育的本質就是做人。

评分

本來以為會是一本非常沉悶的書,寫作者的外交經曆和訪談稿。但是看瞭以後纔發現作者是用心把一個個走訪的人物、故事和自己的感想串聯在一起,反映瞭那個時代人的追求。讓我在三十歲的時候明白,教育的目標不是什麼考第一名、讀北大、上好單位、屌絲逆襲……教育的本質就是做人。

评分

本來以為會是一本非常沉悶的書,寫作者的外交經曆和訪談稿。但是看瞭以後纔發現作者是用心把一個個走訪的人物、故事和自己的感想串聯在一起,反映瞭那個時代人的追求。讓我在三十歲的時候明白,教育的目標不是什麼考第一名、讀北大、上好單位、屌絲逆襲……教育的本質就是做人。

评分

本來以為會是一本非常沉悶的書,寫作者的外交經曆和訪談稿。但是看瞭以後纔發現作者是用心把一個個走訪的人物、故事和自己的感想串聯在一起,反映瞭那個時代人的追求。讓我在三十歲的時候明白,教育的目標不是什麼考第一名、讀北大、上好單位、屌絲逆襲……教育的本質就是做人。

评分

本來以為會是一本非常沉悶的書,寫作者的外交經曆和訪談稿。但是看瞭以後纔發現作者是用心把一個個走訪的人物、故事和自己的感想串聯在一起,反映瞭那個時代人的追求。讓我在三十歲的時候明白,教育的目標不是什麼考第一名、讀北大、上好單位、屌絲逆襲……教育的本質就是做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