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中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后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1926年开始陆续在《语丝》《奔流》《新月》等刊物上发表散文,后大部分收入《春醪集》和《泪与笑》。他的英语译作有二十多种,翻译有《英语诗歌选》《摩尔•弗兰德斯》《吉姆爷》等。
80多年前,巴金先生主编出版了大型丛书——“文学丛刊”,今天,我们秉持巴金先生的“我们可以给读者担保的,就是这丛刊里面没有一本使读者读了一遍就不再读的书”的编选标准,以及“编选谨严,内容充实,印刷精良,定价低廉”的出版特色,再推“新文学丛刊”,力图完整展示中国20世纪文学的佳作名篇。书系由中国现代文学和版本研究专家、著名学者陈子善教授主编,以初版本为底本,布面精装,宜读、宜赏、宜藏。
————————————————————
梁遇春,在现代散文史上,犹如早年前的张爱玲——被忽视很久、被发现后惊叹、被愈来愈推崇的现代散文大家。可以说,他和丰子恺、朱自清等一起构成中国现代散文的独特风景。
本书是梁遇春的经典散文集,收录了《春醪集》和《泪与笑》及纪念文章。梁遇春于1926年开始陆续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新月》等刊物发表散文,这些散文集为《春醪集》,于1930年3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1932年夏,梁遇春染疾猝然去世。他的朋友们收集他的遗作,集为《泪与笑》,于1934年6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本书据两书初版本重排。
梁遇春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颗流星,虽然只是霎那的一闪,然光芒足以照耀后人,给中国的散文另辟了一条道路,只是他走得太快太急了,没人能跟得上他的轨迹,不能不引以为憾事。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大的贡献是开一代之风气,解放了文体,产生了一些耀眼的巨星,中国文学之...
评分五四时期作家群,群星璀璨,可是梁遇春被忽视了,至少现在是这样。这种忽视的表现之一便是:这书的封面,作者的名字,竟然错了,把“梁”印成了“粱”。当然这个错误不是我发现的。 梁遇春是谁呢?1906年生,1932年死,享年26岁,生前出了两个小集子,一个叫《春醪集》,一...
评分五四时期作家群,群星璀璨,可是梁遇春被忽视了,至少现在是这样。这种忽视的表现之一便是:这书的封面,作者的名字,竟然错了,把“梁”印成了“粱”。当然这个错误不是我发现的。 梁遇春是谁呢?1906年生,1932年死,享年26岁,生前出了两个小集子,一个叫《春醪集》,一...
评分 评分这是梁遇春的一篇散文的名字。我一直觉得梁遇春是那种真正很优雅,很有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的小男人,这真是一种很难的状态,即使是装出来的也很难。因为感觉男人们都有着强大的兽性,比如不是像鲁迅那样的强有力的攻击性,就是郁达夫那样的食色性也。不过如果梁遇春没有英年早逝...
三星半,有些讲文学的看不下去…有想法、喜欢读书的民国时代的隔壁男同学
评分"人生的意义若在人生之中,那么这是人生,不足以解释人生;人生的意义若在人生之外,那么又何必走此一程呢?" 我是夭折的故我。书是人生没有血肉的代替者。 一个迟起艺术家,一个愿想救火夫,一个观火向往者。"在这急景流年的人生里,我愿意高举盛到杯缘的春醪畅饮。"
评分急景流年,畅饮春醪。这里面的话语都说到我心窝里去了。
评分可以
评分近代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