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苏泓月以洗练的文字、诗意的笔法、详实的史料,以及对真实人性的洞悉和悲悯,生动地刻画出李叔同从风流才子到一代名僧的悲欣传奇。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前半生,他学贯东西,才华横溢,堪称中国现代音乐、戏剧、美术之先驱;后半生,他勇猛精进,慈悲度世,修成佛门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被誉为“人天师范”。
他是谁?
出家前,他是三少爷李文涛,风流 才子李瘦桐,留日学生李哀,白马会参展画家李岸, 俳优戏艺人李惜霜,教书先生李叔同,断食后脱胎换骨的居士李婴……出家后,他是佛门弟子弘一释演音,战乱时立誓殉教的晚晴老人,过化民间、以佛偈与弘法济世的善梦上人。
一人,一名,一辈子,能做好便是不易,而李叔同用了六十三年时间,完成了常人的许多倍人生。
为什么?
因为他的人生是不断体验又不断重造的过程,他有一颗无处安放又渴望得到安宁的心。他设计,并亲身实践了如戏似梦,旁人无法超越的一生。
他的一生看似由绚丽归于平淡,然而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才是真正丰沛灿烂,臻于至境的人生。以此书而观照自身,才知孰重孰轻,何去何从。
苏泓月,江苏南京人,学者、作家,先后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主攻中国美学方向)。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艺术与汉传佛教。出版作品包括:《李叔同》《古乐之美》《盗国》等。2016中国好书获奖者,第十二届文津奖得主。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首《送别》,曲子借用了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词则填得颇具东方韵律与审美。 歌曲编完,本是当作一件礼物,收礼的人叫...
评分 评分世人对李叔同或者弘一法师,熟悉多半是因为这两个名字。而这两个名字,就客观而言,实归同一人——亦即李文涛——所有。而对于李文涛这个名字来说,仅仅不过只是一个符号或者一个名字罢了,基本上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指的到底是谁,也许即在当时已茫然,更不用让今天的读者去...
评分题目本来想用“未济终焉心缥缈,万事都从缺陷好”,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他自己的话更适合描述他自己的人生。 先从作者说起。住单身宿舍的时候看过一段时尚芭莎,看完图片裁剪下来贴墙面很好用。杂志的最后几页常常出现一个人的名字、照片和观点,从此知道了有一个人叫苏泓月,...
评分01 得读此书,缘分所致。李叔同,弘一法师,晚晴老人,惜霜先生……这样的称呼这些年多多少少有听过,只是不曾想,竟是出自同一个人。而这样的一个人存在于外国的近现代史,看到最后不禁想,若是早生个百年左右,我是否可以亲自听一听他的教诲呢? 弘一法师,出家之前俗名叫李...
了事皆如梦。
评分李文涛,字叔同,持戒后取名演音,号弘一法师。 一生历经光绪、宣统、民国三朝。年少时,锦衣玉食,浮华掠过;青年时,艺文音乐,戏剧过场;中年后,皈依三宝,弘法四处;晚年时,三衣加身,两餐度日。踏一双芒鞋,游十方丛林,以一片赤诚,行半生飘零。 六十三年幻梦一场,红尘佛事,澄明透悟,晚年终得大圆觉,成南山律第十一代中兴律师。 荼毗之后,留下一千八百粒七彩舍利子。其一生,正如生前绝笔偈语所言: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评分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
评分读两章,果断弃。
评分给装帧一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