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尔德庄园》开始创作于1811年2月,亦即《傲慢与偏见》出版两年之前,完成于“1813年6月之后不久”,据推测应在1814年5月底面世。
与奥斯丁的其他几部小说一样,《曼斯菲尔德庄园》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但情节更为复杂,突发性事件更加集中,社会讽刺意味也更加浓重,揭示了英国上流社会的矫揉造作和荒唐可笑。从出版时间来看,《曼斯菲尔德庄园》只比《傲慢与偏见》晚一年,但两部作品的笔调和氛围却大不相同。《傲慢与偏见》既轻快又明畅,《曼斯菲尔德庄园》则显得比较凝重,带有更明显的道德说教色彩,但在心理描写和叙事技巧上有重大突破,是英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表明简·奥斯丁创作《曼斯菲尔德庄园》时,已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女作家。
作者:(英)简·奥斯丁 译者:孙致礼
简·奥斯丁(1775-1817),英国著名女作家。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生前匿名出版了四部小说:《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和《爱玛》(1815)。《诺桑觉寺》和《劝导》是她去世后于1817年出版的。这些小说都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
众所周知,<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最具知名度的作品.但有评论说<曼斯菲尔德庄园>是奥斯汀思想最成熟,人物最有现代感的一部长篇小说. <傲慢与偏见>完成于1797年,历时10个月,<曼斯菲尔德庄园>完成于1813年,历时2年多.创作<傲>时,奥斯汀正与一名爱尔兰英俊青年交往,创作<曼>时,奥...
评分至今都没想清,在心智尚幼的时候读了那么多简·奥斯丁,对我究竟是好是坏。 第一本是《曼斯菲尔德庄园》,那年我初一。埃德蒙安慰想家哭泣的小范妮,帮她裁信纸削鹅毛笔、改正错别字,简直是温柔到让心融化的场景。接着读《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当时肯定是被那些爱...
评分现代资产阶级家庭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立在资本上面,是建立在私人发财上面的。 ---《共产党宣言》 假如说巴尔扎克使马克思受益斐浅,那么奥斯丁就使得许多知识女性得到了关于婚姻本质的启示。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大部分改编自其原著的影视作品只是刻意去展...
评分Without Mr. Darcy you must still value the House; Of course affections are attached to personality, not ONLY to real estate; When things are changing fast you must be patient; Virtue will be rewarded with--House with Darcy in it. As in many other 19th...
评分《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不是娇娇儿,无论问世之初,或者如今,往往冷落诟病多过哄抬热捧,随便翻翻Amazon网页,问津人员数完全不可比拟简.奥斯丁的《傲慢》、《理智》、《爱玛》诸篇。我原也不喜欢,女主角空前弱小,男主角摇摆不宁,情节嫌赘长。之前浏览拜亚特...
虽然多了对子女教育的说教,小说本质上依然是抒发对婚姻择偶的见解。中间的部分过于冗长了,人物心理的起承转合全部由大段大段的对话和独白撑起,收尾也略显草率,但还挺好看的,感觉特别适合拍成六集BBC迷你剧。或许是错觉,但配角塑造得比主人公来得成功,特别是克劳福德兄妹俩
评分毛姆亲笔:“《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惹人厌恶的道学家,而生气勃勃、不拘小节的亨利和玛丽·克劳福德,却赢得了我十分的同情。”
评分简奥斯汀的书总是特别让人有阅读欲,就像追八点档一样有点上瘾。最喜欢克劳福德小姐,有自己的思想,敢爱敢恨,但是又爱慕虚荣。她太超前以至于埃德蒙和范妮这种old school保守派觉得她品德有问题,埃德蒙虽然也欣赏玛丽(克劳福德小姐),虽然也被她与众不同的性格吸引,但却败给时代赋予他身上的枷锁,他希望玛丽改变,变成贤良淑德的女人,变成范妮这样标准的三观正直女孩。所以最后呢,好好先生娶了好好小姐范妮。另外,果然从古至今渣男都惹人爱啊,所以全书唯一的道德标杆范妮女士不为所动也是令人欣慰(啧舌)。
评分《傲慢与偏见》是一本情节极为有趣且紧凑的书,《劝导》塑造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女主角,这本《曼斯菲尔德庄园》情节偏弱、节奏偏慢,女主角道德观的强调太多有时候会让人逆反(总体来看还是不错)。但《曼》似乎是最耐读的书,平缓的节奏下故事缓缓展开,每个角色的言行似乎都很水到渠成并不突兀,最终的形象都挺饱满。克己奉献且三观极正的范妮,温暖、充满爱心、对次子的地位和牧师的工作甘之如饴的的埃德蒙,虚荣浮躁的克家,游手好闲又自大的汤姆大哥、无知又妄为的两个妹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伯伦特姨妈,另外一个什么都想管的诺姨妈,严肃又可亲的权威家长托马斯爵士......个个都很精彩。
评分虽然多了对子女教育的说教,小说本质上依然是抒发对婚姻择偶的见解。中间的部分过于冗长了,人物心理的起承转合全部由大段大段的对话和独白撑起,收尾也略显草率,但还挺好看的,感觉特别适合拍成六集BBC迷你剧。或许是错觉,但配角塑造得比主人公来得成功,特别是克劳福德兄妹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