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抵達以前,火星是一片空白。
地球紀元2026年。一支由各行業精英組成的百人探險隊離開地球,登陸火星。這裏曾是一個偉大的標記,一個浩瀚的象徵,一個讓人俯首的力量。但如今,它隻是一塊荒蕪的土地。
移民區陸續建起,連接地球與火星的太空電梯逐漸成型,人們蜂擁而至,在火星軌道上架起反射鏡,挖掘深入地幔的超深井,想把這孤寂的星球改造得適閤地球人類居住。
與此同時,一個主張維持火星原貌的組織在隱秘地活動,而旨在開發火星礦産謀求私利的跨國企業則肆無忌憚地運營。
終於,一場持續瞭兩個火星年之久的沙暴之後,太空電梯倒塌瞭……火山爆發,冰川消融,火星陷入紅色的汪洋。
金·斯坦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生於1952年, 美國科幻小說大傢,作品曾榮獲近百項各種提名,並最終贏得星雲奬、雨果奬、軌跡奬等二十餘項世界級科幻大奬。他最負盛名的作品是《火星三部麯》係列,其中《紅火星》榮獲1993年星雲奬最佳長篇小說、1993年英國科幻協會奬最佳長篇小說、1997年西班牙奇幻小說奬最佳引進版長篇小說、1999年日本星雲奬最佳引進版長篇小說;《綠火星》榮獲1994年雨果奬最佳長篇小說、1994年軌跡奬最佳科幻長篇小說、1998年西班牙奇幻小說奬最佳引進版長篇小說;而《藍火星》則榮獲1997年雨果奬最佳長篇小說、1997年軌跡奬最佳科幻長篇小說、1998年法國Ozone奬最佳引進版科幻長篇小說。他的近作《2312》於2013年再度摘得星雲奬最佳長篇小說的桂冠。
1. 又是Trilogy。 科幻小说里有多少Trilogy?随便数数就有一堆:Star Wars Trilogy;The Faded Sun Trilogy;Star Trek;The Matrix Trilogy;Back to the Future - The Complete Trilogy 不考虑那些出于商业目的而完成续作的小说,三部曲作品无疑都是怀着宏大叙事的史诗野心。值...
評分 評分 評分第一部里面有很多元素在后两部是没有的,比如很纯的地球人思维、政治谋杀,还有最为悲壮的摧毁太空梯和弗伯斯的自毁。 雄壮的火星土表的笔墨描绘很有画面感,第二部中也有不少类似描绘。 关于人物,死去的3个领袖级登陆白首分别有点像学者、牛仔、战士,联系的后两部,这三人...
評分KSR的名作,最讓人信服的火星殖民史。能夠如此細緻描繪在中等尺度上的人類發展,讓人贊嘆。我一直認為KSR是少有的有政治性思考的科幻作傢。
评分意外的好看,軟硬適中,從首百挑選與培訓,到抵達火星後的生存改造,再到最後各國移民分崩離析暴力革命,細節令人信服。新世界舊製度、政治、宗教、科技、社會、種族與(讀起來很無聊的)情感也都有討論,不過攤子太大難免顧不周全,一些情節倉促跳脫,某些段落又太囉嗦,人物扁平影響代入。總體來說還是算得上驚喜。
评分原著小說屢次獲得科幻大奬肯定,係列中部部精彩,作者想象力加上紮實的理論知識,絕對硬科幻佳作。
评分即使到瞭火星,還是和地球上一樣的爭鬥啊
评分火星觀光指南。對火星上各種奇觀,峽榖,隕石坑,沙暴,洪水等描述都很引人。登陸首百真是一群瘋子,不知道作者是不是為瞭突齣角色拼命寫讓人難忍的缺點。Elon說要上火星,大概沒有想那麼多。說實話技術隻是很小的一部分,這個問題遲早都會解決,但是如何白手建立一個社會?曾經覺得融閤是人類成為星際文明的唯一齣路,但是現在已經不再抱希望。拉幫結夥是人類的本能,人類社會最多會發展成海伯利安上那樣一顆星球一種文明,隻是放大版的地球大陸而已。所以堅持拒絕在火星建清真寺的約翰被殺瞭。迴過頭看約翰的那段話,真是諷刺啊:“到瞭我們的孩子,到瞭我們孩子的孩子,到瞭我們能想到的遙遠未來,他們都能有潔淨的空間。他們要跟我們一樣,要有很多選擇,要有無窮無盡的希望,要控製太陽給我們的熱能,要在這個小小的宇宙之流中逆轉熵過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