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研究方法

政治學研究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臧雷振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0
價格: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618250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政治學
  • 方法論
  • 社會政策
  • 研究方法
  • 政治
  • 政治學
  • 研究方法
  • 社會科學
  • 方法論
  • 實證研究
  • 定量研究
  • 定性研究
  • 案例研究
  • 數據分析
  • 研究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研究方法是知識學習或升華的重要工具,本書涵蓋對20世紀中後期到21世紀初期以來,政治學研究中若乾方法論發展方嚮的爭論,如是否存在“方法論的誤導”和“方法意識導嚮研究擠壓問題導嚮的研究”等;以及政治學傳統研究方法中被忽略的議題,如定性研究中的“案例選擇性偏差”、定量研究中的“變量選擇性偏差”、方法論融閤過程的“方法選擇偏差”等;同時,針對政治學研究方法在21世紀最新進展進行瞭全麵概括性解讀和分析,如正在興起的政治學實驗研究方法、混閤研究方法、大數據分析對政治學研究方法建構的影響等。

該本書內容涵蓋瞭20世紀中後期到21世紀初期以來,政治學研究中若乾方法論發展方嚮的爭論,如是否存在“方法論的誤導”和“方法意識導嚮(methodology-oriented)研究擠壓問題導嚮(problem-oriented)的研究”等;同時就政治學傳統研究方法中被忽略的議題,如定性研究中的“案例選擇性偏差”、定量研究中的“變量選擇性偏差”、方法論融閤過程的“方法選擇偏差”等進行瞭詳細的討論;最後,也針對政治學研究方法在21世紀最新進展和未來發展進行瞭全麵概括性解讀和分析,如正在興起的政治學實驗研究方法、混閤研究方法、大數據分析對政治學研究方法建構的影響等。

該書齣版得到王浦劬、王紹光、鄭永年、吳曉剛、硃雲漢等五位權威學者的積極點評和推薦。

【學者點評】

資料詳實,內容前瞻,擴展瞭政治學研究方法知識體係,為紮實的政治學理論研究奠定瞭方法論基礎。

——王浦劬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國傢治理研究院院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本書呈現瞭一位年輕政治學者關於“器”的思考,視野開闊,功底紮實,值得一讀!

——王紹光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係講座教授

研究方法是科學研究的起點和核心。該書聚焦政治學基礎性研究方法,有助於促進中國政治實踐的理論提煉,有助於在對學術熱點的追逐中冷靜思考,增進有效的政治學知識供給。

——鄭永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級研究員

為讀者全景式呈現社會科學(政治學)研究方法的演化脈絡與發展動態,內容豐富,脈絡清晰,邏輯嚴謹。

——吳曉剛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應用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開闊政治學研究者的方法論視野,彌補研究方法中被忽略的議題,博采定性與定量方法精華,對實驗方法,混閤研究方法與大數據分析亦做齣相當全麵解讀,對本土化政治學方法論完善富有啓迪。

——硃雲漢颱灣大學政治係教授,颱灣"中研院"院士

著者簡介

臧雷振,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博士,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博士後,現任日本東京大學法學政治學研究科國際特任研究員(JSPS)。主要研究興趣為政治傳播學、政治態度及行為、政治學研究方法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割裂VS融閤:新世紀國外政治學研究方法爭論、挑戰與反思
一 導論
二 新世紀政治學研究方法運用新特徵
三 21世紀政治學研究方法的爭論及挑戰
(一)政治學研究方法分裂及定性研究者的反詰
(二)政治學研究的外部挑戰
四 政治學研究方法爭論與挑戰的新認知
(一)定量研究的價值和不足
(二)定性研究的價值和不足
(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差異
(四)不同研究方法對政治學的學科影響
五 割裂還是融閤?政治學研究方法發展新趨勢
(一)定性與定量研究方法新發展
(二)不同研究方法的融閤
六 本章結語
第二章 比較政治學研究中選擇性偏差問題及其識彆
一 導論
二 什麼是選擇性偏差
(一)比較政治學研究方法及研究對象特徵與選擇性偏差的關係
(二)選擇性偏差的界定及相關研究
三 選擇性偏差産生環節及類型識彆
(一)研究內容的層次
(二)資料來源和數據類型
(三)選擇性機製
(四)其他選擇性偏差發生環節及類型
四 選擇性偏差探索與研究方法發展
(一)澄清對選擇性偏差的認知問題
(二)深化對比較政治學案例研究方法的認知
(三)促進比較政治學研究方法的融閤與學科研究的發展
五 本章結語
第三章 比較政治學研究選擇性偏差規避探索
一 導論
二 不同研究方法演進與選擇性偏差引入
三 不同研究方法與選擇性偏差來源
(一)“由果溯因”比較研究路徑與選擇性偏差
(二)“由因溯果”研究路徑與選擇性偏差
四 基於研究方法視角的被動型選擇性偏差規避
(一)案例比較研究中的選擇性偏差規避策略
(二)因果關係探索與選擇性偏差規避
五 基於研究設計的主動型選擇性偏差規避
六 本章結語
第四章 政治學實驗方法:內涵、需求和挑戰
一 導論
二 什麼是社會科學研究實驗方法
(一)中文語境的“實驗”及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實驗”
(二)作為研究方法的“實驗”
(三)實驗方法分類
三 政治學研究中為什麼需要實驗研究方法
(一)實驗研究方法采用的興起的背景與條件
(二)政治學對實驗方法的需求
(三)政治學實驗方法的優勢
四 政治學實驗方法實踐與挑戰
(一)政治學實驗研究方法的實踐曆程
(二)政治學實驗研究方法的挑戰
五 本章結語
第五章 政治學實驗方法應用:進展及研究議題分布
一 導論
二 政治學研究中實驗方法的引入
(一)政治學對實驗方法的認知曆程
(二)實驗方法的價值
三 實驗方法的應用曆程及影響
(一)20世紀前半期的政治學實驗方法應用萌芽
(二)20世紀中後期實驗政治學嶄露頭角及政治學行為主義革命的促進
(三)20世紀90年代以來實驗政治學的迅速發展
(四)實驗方法在政治學中的影響
四 實驗方法的研究議題聚焦
(一)政治信息傳播、政治態度與政治行為
(二)政治規則、政治製度與公共服務
五 本章結語
第六章 政治學研究中的數據:不深刻的理解與睏境消解
一 導論
二 數據采集的睏境
三 數據公開和研究再驗證
四 大數據時代與互聯網數據
(一)大數據的機遇及對傳統數據研究睏境的部分化解
(二)大數據亦有大問題
五 政治學科發展支撐:數據、模型,還是理論?
六 階段性結論
第七章 政治社會學中的混閤研究方法:興起及審視
一 導論
二 混閤研究方法的産生、界定與分類
(一)混閤研究方法發展的曆史背景
(二)混閤研究方法的萌芽與界定
(三)混閤研究方法的類型
三 混閤研究方法的價值
(一)降低研究方法偏差(method bias)的負麵影響
(二)促進研究設計框架優化
四 混閤研究方法的應用睏境
五 簡短結語
附錄1 中國研究何以被邊緣化:基於比較政治學的分析視角
一 導論
二 尋找比較政治學教學大綱中的中國案例
三 中國學研究:建構理論的努力和被忽略的緣由
四 比較政治學:“民主棱鏡”(Democratic Prism)所帶來的影響
五 結論
附錄2 定性研究方法與比較政治學
一 導論
二 理論建構
(一)闡明新理論假設的方法
(二)概念和研究的測度
(三)案例總量與案例選取
三 理論驗證
(一)案例內分析
(二)跨案例分析
四 結論
附錄3 社會科學研究全球化:基於學術論文産齣、協作和引用的定量分析(1980—2009年)
一 導論
二 全球化,核心—邊緣模型及定量指標
三 研究方法
四 社會科學領域論文産齣的全球化
(一)新增社會科學期刊的地理分布
(二)邊緣地區
五 跨區域閤作的增加
(一)閤作成果的增加
(二)自主地區和依賴地區
(三)社會科學文章引用的新格局
六 結論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要学通一门学科,理论和方法论都是必要的,读书是理论学习,是地基,要把知识的体系建构起来,还需要系统完善的研究方法,所以在走上学术之路之始,我首先选择了一本方法论相关的书籍——《政治学研究方法-议题前言与发展前瞻》,作为我初始理论基础的一个框架。 关于研究方法...

評分

要学通一门学科,理论和方法论都是必要的,读书是理论学习,是地基,要把知识的体系建构起来,还需要系统完善的研究方法,所以在走上学术之路之始,我首先选择了一本方法论相关的书籍——《政治学研究方法-议题前言与发展前瞻》,作为我初始理论基础的一个框架。 关于研究方法...

評分

要学通一门学科,理论和方法论都是必要的,读书是理论学习,是地基,要把知识的体系建构起来,还需要系统完善的研究方法,所以在走上学术之路之始,我首先选择了一本方法论相关的书籍——《政治学研究方法-议题前言与发展前瞻》,作为我初始理论基础的一个框架。 关于研究方法...

評分

要学通一门学科,理论和方法论都是必要的,读书是理论学习,是地基,要把知识的体系建构起来,还需要系统完善的研究方法,所以在走上学术之路之始,我首先选择了一本方法论相关的书籍——《政治学研究方法-议题前言与发展前瞻》,作为我初始理论基础的一个框架。 关于研究方法...

評分

要学通一门学科,理论和方法论都是必要的,读书是理论学习,是地基,要把知识的体系建构起来,还需要系统完善的研究方法,所以在走上学术之路之始,我首先选择了一本方法论相关的书籍——《政治学研究方法-议题前言与发展前瞻》,作为我初始理论基础的一个框架。 关于研究方法...

用戶評價

评分

方法意識和跟進程度對土博而言難能可貴。

评分

方法意識和跟進程度對土博而言難能可貴。

评分

論文集,還附瞭兩篇譯文,章節混亂,不像書。第21頁1990年政治學者Barbara Geddes發現並提齣選擇性偏差。第43頁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政治學者纔開始審視選擇性偏差影響。 第24頁Skocpol的名字寫錯。 第43頁腳注David Collier,姓名分不清。 第112頁Harold Gosnell被寫成霍華德。 第113頁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Politics於1975年停刊,政治學實驗方法應用經曆瞭短暫的低潮。

评分

論文集,還附瞭兩篇譯文,章節混亂,不像書。第21頁1990年政治學者Barbara Geddes發現並提齣選擇性偏差。第43頁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政治學者纔開始審視選擇性偏差影響。 第24頁Skocpol的名字寫錯。 第43頁腳注David Collier,姓名分不清。 第112頁Harold Gosnell被寫成霍華德。 第113頁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Politics於1975年停刊,政治學實驗方法應用經曆瞭短暫的低潮。

评分

論文集,還附瞭兩篇譯文,章節混亂,不像書。第21頁1990年政治學者Barbara Geddes發現並提齣選擇性偏差。第43頁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政治學者纔開始審視選擇性偏差影響。 第24頁Skocpol的名字寫錯。 第43頁腳注David Collier,姓名分不清。 第112頁Harold Gosnell被寫成霍華德。 第113頁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Politics於1975年停刊,政治學實驗方法應用經曆瞭短暫的低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