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研究方法

政治学研究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臧雷振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0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18250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方法论
  • 社会政策
  • 研究方法
  • 政治
  • 政治学
  • 研究方法
  • 社会科学
  • 方法论
  • 实证研究
  • 定量研究
  • 定性研究
  • 案例研究
  • 数据分析
  • 研究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研究方法是知识学习或升华的重要工具,本书涵盖对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初期以来,政治学研究中若干方法论发展方向的争论,如是否存在“方法论的误导”和“方法意识导向研究挤压问题导向的研究”等;以及政治学传统研究方法中被忽略的议题,如定性研究中的“案例选择性偏差”、定量研究中的“变量选择性偏差”、方法论融合过程的“方法选择偏差”等;同时,针对政治学研究方法在21世纪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概括性解读和分析,如正在兴起的政治学实验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大数据分析对政治学研究方法建构的影响等。

该本书内容涵盖了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初期以来,政治学研究中若干方法论发展方向的争论,如是否存在“方法论的误导”和“方法意识导向(methodology-oriented)研究挤压问题导向(problem-oriented)的研究”等;同时就政治学传统研究方法中被忽略的议题,如定性研究中的“案例选择性偏差”、定量研究中的“变量选择性偏差”、方法论融合过程的“方法选择偏差”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也针对政治学研究方法在21世纪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概括性解读和分析,如正在兴起的政治学实验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大数据分析对政治学研究方法建构的影响等。

该书出版得到王浦劬、王绍光、郑永年、吴晓刚、朱云汉等五位权威学者的积极点评和推荐。

【学者点评】

资料详实,内容前瞻,扩展了政治学研究方法知识体系,为扎实的政治学理论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王浦劬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本书呈现了一位年轻政治学者关于“器”的思考,视野开阔,功底扎实,值得一读!

——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核心。该书聚焦政治学基础性研究方法,有助于促进中国政治实践的理论提炼,有助于在对学术热点的追逐中冷静思考,增进有效的政治学知识供给。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级研究员

为读者全景式呈现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演化脉络与发展动态,内容丰富,脉络清晰,逻辑严谨。

——吴晓刚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开阔政治学研究者的方法论视野,弥补研究方法中被忽略的议题,博采定性与定量方法精华,对实验方法,混合研究方法与大数据分析亦做出相当全面解读,对本土化政治学方法论完善富有启迪。

——朱云汉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

作者简介

臧雷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博士后,现任日本东京大学法学政治学研究科国际特任研究员(JSPS)。主要研究兴趣为政治传播学、政治态度及行为、政治学研究方法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割裂VS融合:新世纪国外政治学研究方法争论、挑战与反思
一 导论
二 新世纪政治学研究方法运用新特征
三 21世纪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争论及挑战
(一)政治学研究方法分裂及定性研究者的反诘
(二)政治学研究的外部挑战
四 政治学研究方法争论与挑战的新认知
(一)定量研究的价值和不足
(二)定性研究的价值和不足
(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差异
(四)不同研究方法对政治学的学科影响
五 割裂还是融合?政治学研究方法发展新趋势
(一)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新发展
(二)不同研究方法的融合
六 本章结语
第二章 比较政治学研究中选择性偏差问题及其识别
一 导论
二 什么是选择性偏差
(一)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特征与选择性偏差的关系
(二)选择性偏差的界定及相关研究
三 选择性偏差产生环节及类型识别
(一)研究内容的层次
(二)资料来源和数据类型
(三)选择性机制
(四)其他选择性偏差发生环节及类型
四 选择性偏差探索与研究方法发展
(一)澄清对选择性偏差的认知问题
(二)深化对比较政治学案例研究方法的认知
(三)促进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的融合与学科研究的发展
五 本章结语
第三章 比较政治学研究选择性偏差规避探索
一 导论
二 不同研究方法演进与选择性偏差引入
三 不同研究方法与选择性偏差来源
(一)“由果溯因”比较研究路径与选择性偏差
(二)“由因溯果”研究路径与选择性偏差
四 基于研究方法视角的被动型选择性偏差规避
(一)案例比较研究中的选择性偏差规避策略
(二)因果关系探索与选择性偏差规避
五 基于研究设计的主动型选择性偏差规避
六 本章结语
第四章 政治学实验方法:内涵、需求和挑战
一 导论
二 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实验方法
(一)中文语境的“实验”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验”
(二)作为研究方法的“实验”
(三)实验方法分类
三 政治学研究中为什么需要实验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方法采用的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二)政治学对实验方法的需求
(三)政治学实验方法的优势
四 政治学实验方法实践与挑战
(一)政治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实践历程
(二)政治学实验研究方法的挑战
五 本章结语
第五章 政治学实验方法应用:进展及研究议题分布
一 导论
二 政治学研究中实验方法的引入
(一)政治学对实验方法的认知历程
(二)实验方法的价值
三 实验方法的应用历程及影响
(一)20世纪前半期的政治学实验方法应用萌芽
(二)20世纪中后期实验政治学崭露头角及政治学行为主义革命的促进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验政治学的迅速发展
(四)实验方法在政治学中的影响
四 实验方法的研究议题聚焦
(一)政治信息传播、政治态度与政治行为
(二)政治规则、政治制度与公共服务
五 本章结语
第六章 政治学研究中的数据:不深刻的理解与困境消解
一 导论
二 数据采集的困境
三 数据公开和研究再验证
四 大数据时代与互联网数据
(一)大数据的机遇及对传统数据研究困境的部分化解
(二)大数据亦有大问题
五 政治学科发展支撑:数据、模型,还是理论?
六 阶段性结论
第七章 政治社会学中的混合研究方法:兴起及审视
一 导论
二 混合研究方法的产生、界定与分类
(一)混合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混合研究方法的萌芽与界定
(三)混合研究方法的类型
三 混合研究方法的价值
(一)降低研究方法偏差(method bias)的负面影响
(二)促进研究设计框架优化
四 混合研究方法的应用困境
五 简短结语
附录1 中国研究何以被边缘化:基于比较政治学的分析视角
一 导论
二 寻找比较政治学教学大纲中的中国案例
三 中国学研究:建构理论的努力和被忽略的缘由
四 比较政治学:“民主棱镜”(Democratic Prism)所带来的影响
五 结论
附录2 定性研究方法与比较政治学
一 导论
二 理论建构
(一)阐明新理论假设的方法
(二)概念和研究的测度
(三)案例总量与案例选取
三 理论验证
(一)案例内分析
(二)跨案例分析
四 结论
附录3 社会科学研究全球化:基于学术论文产出、协作和引用的定量分析(1980—2009年)
一 导论
二 全球化,核心—边缘模型及定量指标
三 研究方法
四 社会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全球化
(一)新增社会科学期刊的地理分布
(二)边缘地区
五 跨区域合作的增加
(一)合作成果的增加
(二)自主地区和依赖地区
(三)社会科学文章引用的新格局
六 结论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要学通一门学科,理论和方法论都是必要的,读书是理论学习,是地基,要把知识的体系建构起来,还需要系统完善的研究方法,所以在走上学术之路之始,我首先选择了一本方法论相关的书籍——《政治学研究方法-议题前言与发展前瞻》,作为我初始理论基础的一个框架。 关于研究方法...

评分

要学通一门学科,理论和方法论都是必要的,读书是理论学习,是地基,要把知识的体系建构起来,还需要系统完善的研究方法,所以在走上学术之路之始,我首先选择了一本方法论相关的书籍——《政治学研究方法-议题前言与发展前瞻》,作为我初始理论基础的一个框架。 关于研究方法...

评分

要学通一门学科,理论和方法论都是必要的,读书是理论学习,是地基,要把知识的体系建构起来,还需要系统完善的研究方法,所以在走上学术之路之始,我首先选择了一本方法论相关的书籍——《政治学研究方法-议题前言与发展前瞻》,作为我初始理论基础的一个框架。 关于研究方法...

评分

要学通一门学科,理论和方法论都是必要的,读书是理论学习,是地基,要把知识的体系建构起来,还需要系统完善的研究方法,所以在走上学术之路之始,我首先选择了一本方法论相关的书籍——《政治学研究方法-议题前言与发展前瞻》,作为我初始理论基础的一个框架。 关于研究方法...

评分

要学通一门学科,理论和方法论都是必要的,读书是理论学习,是地基,要把知识的体系建构起来,还需要系统完善的研究方法,所以在走上学术之路之始,我首先选择了一本方法论相关的书籍——《政治学研究方法-议题前言与发展前瞻》,作为我初始理论基础的一个框架。 关于研究方法...

用户评价

评分

论文集,还附了两篇译文,章节混乱,不像书。第21页1990年政治学者Barbara Geddes发现并提出选择性偏差。第43页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政治学者才开始审视选择性偏差影响。 第24页Skocpol的名字写错。 第43页脚注David Collier,姓名分不清。 第112页Harold Gosnell被写成霍华德。 第113页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Politics于1975年停刊,政治学实验方法应用经历了短暂的低潮。

评分

方法意识和跟进程度对土博而言难能可贵。

评分

方法意识和跟进程度对土博而言难能可贵。

评分

论文集,还附了两篇译文,章节混乱,不像书。第21页1990年政治学者Barbara Geddes发现并提出选择性偏差。第43页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政治学者才开始审视选择性偏差影响。 第24页Skocpol的名字写错。 第43页脚注David Collier,姓名分不清。 第112页Harold Gosnell被写成霍华德。 第113页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Politics于1975年停刊,政治学实验方法应用经历了短暂的低潮。

评分

论文集,还附了两篇译文,章节混乱,不像书。第21页1990年政治学者Barbara Geddes发现并提出选择性偏差。第43页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政治学者才开始审视选择性偏差影响。 第24页Skocpol的名字写错。 第43页脚注David Collier,姓名分不清。 第112页Harold Gosnell被写成霍华德。 第113页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Politics于1975年停刊,政治学实验方法应用经历了短暂的低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