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个人诗集,涵盖了诗人从2007年到2016年间的作品。这些诗歌跨越了诗人20—30岁,裹挟着不少对青春的体悟。诗歌内容生活化,感情纯粹。书名来自其中的《时隔多年》一诗的最后一句:“你漫步在礁石间,若有所思。我看着你,就像看着远方。”由于诗人从小生长在海边,诗中自然少不了海的意象,海是生活化的,而非抽象晦涩的;海是五味杂陈的,而非单调无趣的;海是纯粹的,而非市侩的。就像这部诗集。
黄锐,生于八十年代,山东威海人。重庆大学法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法学硕士。现居北京。受家庭影响,自幼看广告设计画册、画报、漫画长大,喜欢写写画画,喜欢摇滚乐和电影,对艺术中的美有自己独特的品味。从中学时期开始写诗,2007年开始在博客上创作,部分诗歌被一些网站转载。2015年,长诗《母亲》获得首届淮安香港两地“漂母杯”散文诗歌大赛优秀奖。
本人看书不多,读诗更少,因此不能从专业角度妄作评论。但是因为我热爱电影(也因此感觉自己还算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情怀),因此文字给我带来画面感和引起的情感共鸣十分重要。 这首诗集,喜欢其中的好几首,比如午后、铁皮盒、数风等等。几首诗或是画面感十足,色彩温暖...
评分“”我们漫无目的地走着/仿佛走到哪里都是归宿/风也漫无目的地撩拨着/好似任何声响都是情话“”。这是一本可以触摸到心灵深处的诗集,待细细读完.....
评分我看着这些平静的诗,我明白了,我是一个靠着痉挛而活着的人。我拥抱形式和词语,对意义怀有敌意。所以我注定只能写下能写下的,而不是想写下的。所以以往每一次为意义,尝试逾越自我限制的努力都必然失败。也许个人的偏好正是意义的本身。 这样想刻意追求共情的完美,似乎就显得有些许无聊。那么朝里面看吧,写吧,且留一扇门,等某块石头开花的时候。
评分书买了很久,一直放在床头偶尔看几段,我也是海边长大的孩子,字里行间都是熟悉的气息。偶然早起,随手拿起诗集坐在露台上,伴着朝阳和微风一字字读出来,像一幅幅画卷被打开,有温暖,有悸动,有彷徨,有希望~~诗果然还是要读的~原来那些年,还藏着那么的多的美好呢!
评分通透,清逸。略带感伤,给人力量。
评分这本诗集是本诚意之作,好诗很多。喜欢《那是多久以前》中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喜欢《那个男人》中描写的母亲的彻骨哀伤,喜欢《听着》《那么多》中关于自己或他人的命运的揣测……诗集虽薄,但整本读来流畅自然,酣畅淋漓,佳句俯拾皆是,妙趣横生,动人心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