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年代

燃燒的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INK印刻文學
作者:張鐵志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NT32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38712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化批评
  • 台湾
  • 青年
  • 社会学
  • 社会
  • 张铁志
  • 随笔评论
  • 随笔
  • 燃烧
  • 年代
  • 历史
  • 小说
  • 励志
  • 成长
  • 时代
  • 变革
  • 奋斗
  • 青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過去這幾年,獨立文化、青年世代和公共精神在台灣和香港都引發熾熱而猛烈的燃燒:在新舊典範之間、新舊想像之間、新舊資源和權力之間的衝撞與摩擦,造成了熊熊火焰,這就是我們這個「燃燒的年代」。

《燃燒的年代》描繪當下台灣文化的幾個重要趨勢:獨立文化、青年世代和公共精神,這些力量不僅改變了當代台灣文化的內涵和文創產業的樣貌,更衝擊了既有的政治版圖與經濟模式,前者包括從太陽花到2016年大選,後者如這幾年興起的所謂「生活風格」產業或者所為「小確幸」產業。本書中,我們既要拆解與批判,也要重建與思考,要重新想像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

文化,是思想、是價值、是美學、是生活。是國家的靈魂,決定民族的精神與高度,定義在世界地圖的位置。五十則台灣、中國、香港當代文化的觀察記錄,讓我們重新想像另一種可能。

作者简介

張鐵志,台北人,台大政治所碩士、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

做為寫作者,他是這十年來台灣與華人世界中最重要的文化與政治評論人之一,文章主題從國際思潮與政治、台灣民主與公民運動、中國與香港政治和文化,搖滾樂和另類文化,廣見於台港中馬主要媒體與國際媒體中文網。

做為媒體工作者,他一直探索不同媒體的實驗,努力建構公共領域的對話,曾參與創辦網路新聞媒體《報導者》、網路節目《政問》(擔任主持人與主編)、《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任創刊總主筆);在擔任香港《號外》雜誌總編輯暨聯合出版人推動雜誌轉型,在港引起廣大迴響。亦任《數位時代》雜誌首席顧問、端傳媒顧問、學學文創顧問、《新新聞周刊》副總編輯等,並主持過公共電視節目與廣播節目。

作者也是知名音樂文化評論人,尤其關注音樂與社會的關係,著有《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等書。

2016年擔任閱樂書店總顧問期間,策劃多場文化活動,將書店打造成台北重要的文化基地之一。亦曾擔任音樂影展策展人、設計展專區策展人。

大學參與學運,長期參與與關注公民運動,擔任過多個NGO理事,並曾任教於台灣清華大學、台北藝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

目录信息

推薦序──
從憤怒出來的搖滾/劉克襄
文章淑世,公器兼達天下/陳冠中
自序──
像搖滾般寫下去
說明與致謝
實踐──
以寫作與時代肉搏
新聞媒體的新實驗:《報導者》與《政問》
用書店進行一場文化革命
輯一 台灣
文化起義:用想像力奪權
文化政策的公民邏輯
小確幸的時代意義
青年世代的政治逆襲
青年返鄉與在地希望
在自己的土地上起舞:雲門舞集與台灣四十年
另一種台灣電影
悲情城市:凝視一個時代的黑暗
《太陽的孩子》如何想像家園
獨立音樂的時代天光
從〈美麗島〉到美麗灣
當長髮搖滾戰士進國會
這座城市沒有噪音
台灣民主的海市蜃樓
台北花博的華麗與空虛
《牽阮的手》:百年論述中不敢面對的真象
《寶島一村》遺忘的眷村歷史
悲劇之後,理解惡之根源
不只是寫一首詩
《當代》雜誌與反的哲學
輯二 香港
香港文化的「新獨立時代」
香港人的台灣情
《十年》之前:現在還來得及
當城市成為記憶的廢墟
還我香港
我們是同志
誰能代表當代香港流行音樂?
一個曾經光輝的都市:記黃耀明演唱會
何韻詩的十八種香港
當香港告別年少
《號外》兩年半的媒體實驗
輯三 中國
小粉紅們與戴立忍們
從愛國青年到憤青
如果國民黨在統治了四九年之後的中國
不會再回來的生猛中國
崔健的藍色骨頭
生活的尊嚴:關於電影《Hello!樹先生》與閻連科
霧霾之下
不會來臨的暖冬
野心中國:關於《野心中國》與《大路》
「尋路中國」背後的中國
中國的審查
不合作方式:關於艾未未的若干關鍵字
平等的藝術
韓寒:活在真實中
輯四 對話
對話侯孝賢——(台灣)電影的未來
對話林懷民——雲門舞集與台灣四十年
對話賈樟柯——你獨立了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7.0】时代的议题是时代自身的反射,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会得到不同的画面,而只有将这些画面尽可能的拼凑在一起,才有可能展现这个时代的全貌。我们在欣赏自己图画的同时,更应该学会欣赏他人的图画,因为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组成。

评分

媒体人的泛泛而谈,流于现象,未及深入

评分

关于台湾/香港/中国的文化评论随笔集。透过作者社会观察者的视角去关注每个地方不同的讨论和议题,尤其聚焦于独立音乐/电影,学运和社运,公民精神。台湾的部分帮我普及了近现代的大框架和近两年的事件,适合我入门级阅读,也借此理解了他们的视角。书中提及一些我略有涉猎的名字鼓励着我集中时间看完。

评分

还行,将新旧文章纳入台、港、中三地框架,突出青年对地区命运的思考关注、对社会运动的参与投入。虽然不少文章中颇有金句,观点频频使人深切认同,但总体而言只是各自为营地记述现象本身,对同质问题的深入探讨与横向比较略欠缺。

评分

怎么说呢,张铁志某方面来说就是台湾的许知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