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社会学三论》汇集了德国著名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关于艺术研究的三部经典名篇,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具体包括《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5-1939)》和《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和历史学家》。本雅明终其一生的理论努力就在于根据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去阐释和解读精神生活中已经和将要出现的嬗变,这也是本书的核心所在。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德国人,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著作有《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拱廊街计划》《单行道》《柏林童年》等,被誉为“欧洲最后一位文人”。
如题。 书中第二篇《机械府治时代的艺术作品》,其第XII小节探讨“艺术作品的可机械复制性改变了大众同艺术的关系”。瓦尔特·本雅明论说,像绘画这类作品,区别于电影、建筑、从前的叙事诗,“绘画无法成为一种群体性的共识接受对象”,说白了就是绘画不适合一大群人一起欣赏...
评分艺术与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 类于本雅明的艺术和社会理论家们,对大众文化似乎都抱持一种“不那么积极”的态度。鲍德里亚比较老实不客气,在《物体系》之类作品里提到:“充斥着符号和参考、对学校知识的模糊的回忆和时尚知识、流行观念标记的奇怪主体,就是一种我们称为大众文化...
评分如题。 书中第二篇《机械府治时代的艺术作品》,其第XII小节探讨“艺术作品的可机械复制性改变了大众同艺术的关系”。瓦尔特·本雅明论说,像绘画这类作品,区别于电影、建筑、从前的叙事诗,“绘画无法成为一种群体性的共识接受对象”,说白了就是绘画不适合一大群人一起欣赏...
评分艺术与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 类于本雅明的艺术和社会理论家们,对大众文化似乎都抱持一种“不那么积极”的态度。鲍德里亚比较老实不客气,在《物体系》之类作品里提到:“充斥着符号和参考、对学校知识的模糊的回忆和时尚知识、流行观念标记的奇怪主体,就是一种我们称为大众文化...
评分艺术与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 类于本雅明的艺术和社会理论家们,对大众文化似乎都抱持一种“不那么积极”的态度。鲍德里亚比较老实不客气,在《物体系》之类作品里提到:“充斥着符号和参考、对学校知识的模糊的回忆和时尚知识、流行观念标记的奇怪主体,就是一种我们称为大众文化...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5-1939)》极为欣赏,也是我恰巧在学校图书馆无意间翻到的,一看就是我的喜好!然后看了《摄影小史》就没那么多感触了,收藏家那篇没看...
评分很受启发,需要多看。
评分摄影师·电影人·收藏家
评分摄影师·电影人·收藏家
评分怎么说呢……不如阿伦特编的的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