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张晓刚,徐冰,老树,毛焰,邱志杰,何多苓,罗中立,周英华,刘晓东,耿建翌,川美77级油画班,凯伦•史密斯,加里•格拉夫曼……
多位当代艺术界现象级人物云集于此,在与他们的对话中,开启一段关于艺术、关于艺术家的心灵旅行,引发些许对于人生的思索。
精彩呈现艺术家的经典之作,带给您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附录中收录了作者在腾讯书院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活在无所不知的每一天》,深度阐述非虚构写作如何应对当下的写作环境,剖析清楚到位,感情充沛,感人至深。
本书将带领我们去探索一个艺术家们不会轻易言说的“很苦的世界”。一句用文字概括的历程,艺术家们很可能走了二十年。本书收录了作者对当今活跃在世界艺术领域的十多位中外顶尖人物的访谈和描写,也有对川美77级油画班历史和意义的梳理。
本书涉及艺术生态链上的诸多环节——艺术家、策展人、商业机构、评论、资本、意识形态等,多角度、立体化地体现了中国艺术家是怎样活着的。李安导演与钢琴家格拉夫曼先生两篇,算是别致的加餐。
李宗陶,记者,生于上海。在思想者访谈、人物特稿、历史写作、非虚构报道等领域均有出色作品。著有《思虑中国:当代36位知识人访谈录》《那些说不出的慌张》等。曾获得南方国际文学周非虚构写作大奖时代表情奖,腾讯书院文学奖年度非虚构作家。
孤独的灵魂、深度的思考 读《画在人心的苦闷上》/by烟波浩渺1980 读过由鹭江出版社出评的这本《画在人心的苦闷上》,心情还是很沉重的,沉重的主要指的是作者和采访者各自思考的问题。厚厚的一册书记录了15位当今活跃在世界艺术领域的十多位中外顶尖人物访谈和描写,让更多不...
评分最近听说的最可怕的采访“灾难”来自一位名记者的转述,他说有人问他要路遥老师的电话,“想采访他”。 他吓得直接丢了百度链接过去。 大内密谈的主播们也在感叹,这几年,连文化气质自认全中国第一的帝都北京,也找不出几个正经懂行的音乐记者了,早几年,真有人在纸媒上写下...
评分这是一本适合慢阅读的书籍,作者与十四位艺术家(还有一篇四川美院77级艺术家群像)的深度访谈,不仅让这些大家活脱脱立在你眼前,来一场思想的无声交流;更从中见识了作者的睿智与笔力之深厚。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写作的责任之一,就是提出问题,展开对话和反思。”书中作者...
评分开篇就是李安的访谈。 是李安没有敞开,还是作者没有走进?这篇的访谈感觉深度都来自作者自身的猜度。 李安言语就像他的形象,看似亲近实则疏远,所以这篇的阅读感觉略涩,正如作者自身对李安的评价一样“他的做小伏低不是一种姿态,更像是一种习性,一种道家的无我无执、练神...
评分说实在的,我是被这本书的书名所打动的。可是就在我决定写书评的那一刹那,我又盯着封面看了那么一秒钟,才发现自己一直误读了书名。原来这本叫做《画在人心的苦闷上》的书一直被我读做了〈画在人心上的苦闷〉。 啊,我想,这份误解是不是可以被认为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隐...
借书里邱志杰的话:成不了艺术家,起码要成为活泼自由的人。受访者是有故事而你不知道那些故事全貌的人,访问者是善感、善问的人,多好的组合。李安,老树,罗中立,张晓刚……一个个还原真实。
评分有别字,很掉链子。
评分内容我懒得评价了,那么多错字和排版问题是咋回事。。。
评分内容我懒得评价了,那么多错字和排版问题是咋回事。。。
评分借书里邱志杰的话:成不了艺术家,起码要成为活泼自由的人。受访者是有故事而你不知道那些故事全貌的人,访问者是善感、善问的人,多好的组合。李安,老树,罗中立,张晓刚……一个个还原真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