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文化自覺

文化與文化自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群言齣版社
作者:費孝通
出品人:
頁數:459
译者:
出版時間:2016-8-1
價格:CNY 5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9301538
叢書系列:民盟智庫叢書
圖書標籤:
  • 費孝通
  • 社會學
  • 社會學/人類學(中國研究)
  • 本科
  • 文集
  • F費孝通
  • 人文-社科
  • 文化研究
  • 文化自覺
  • 文化認同
  • 文化批評
  • 中國文化
  • 現代文化
  • 後現代主義
  • 文化轉型
  • 社會思潮
  • 文化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收錄瞭費孝通先生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十餘年間的原創文化論著共計51篇。這個時期也是費孝通先生最終形成並完善“文化自覺”理論的時期,是作者畢生從事文化思考和研究的升華與結晶。本書匯集瞭費老一生研究文化特彆是文化自覺問題的主要論著,有助於費老學術思想特彆是文化自覺理論的研究與傳播,讓讀者充分瞭解這一理論的精髓。對黨提齣的“文化大繁榮大發展”也有很深刻的指導和啓迪作用。

著者簡介

費孝通:1910年生,曾任民盟中央主席等職。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傢、人類學傢、民族學傢和社會活動傢。曾獲美國馬林諾夫斯基紀念奬、英國皇傢人類學會的赫胥黎奬章、美國大英百科全書奬、日本福岡市亞洲文化大奬、菲律賓“麥格賽”社會領袖奬等奬項。主要著作有《江村經濟》《民族與社會》《生育製度》《行行重行行》等。其所著的《江村經濟》被認為是人類學實地調查研究的一個裏程碑,其中的經典論述更是被譽為應用社會學和人類學的“憲章”。

圖書目錄

前言

上冊
中國文化內部變異的研究舉例
從“社會進化”到“社會平衡”
土地裏長齣來的文化
文化的物質麵與精神麵
評《文化新論》
文化論與社會學
關於對待民族民間文藝遺産的一些意見
梁漱溟先生之所以成為思想傢
《人文類型》重版前言
論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觀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
從小培養二十一世紀的人
孔林片思
尋根絮語
對“美好社會”的思考
個群體社會一生學術曆程的自我思考
麵對世紀之交迴顧傳統文化
繼承優秀文化傳統注入新的時代精神
我的第二次學術生命
晉商的理財文化
黑龍江行
從馬林諾斯基老師學習文化論的體會(節選)
東方文明和二十一世紀和平
重讀《江村經濟》序言(節選)
開創學術新風氣
反思對話文化自覺
人文價值再思考
完成“文化自覺”使命創造現代中華文化
讀馬老師遺著《文化動態論》書後(節選)
從反思到文化自覺和交流
下冊
中國文化與新世紀的社會學人類學——費孝通、李亦園對話錄
中華文化在新世紀麵臨的挑戰
文化的傳統與創造
關於文化交流
必須端正對異文化的態度
更高層次的文化走嚮
重建社會學與人類學的迴顧和體會
新世紀新問題新挑戰
創建一個和而不同的全球社會
經濟全球化和中國“三級兩跳”中對文化的思考
關於“多元化的西部文化”和“文化生態失衡問題”的談話
中國古代玉器和傳統文化
再談中國古代玉器和傳統文化
人類學與二十一世紀
進入二十一世紀時的迴顧與前瞻
文化論中人與自然關係的再認識
哲學社會科學的春天
關於“文化自覺”的一些自白
試談擴展社會學的傳統界限
對文化的曆史性和社會性的思考
“美美與共”和人類文明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得有“自知之明”。在前半本中,我看地最津津有味的就是《尋根絮語》,作者迴憶起10歲前和母親對話的片段,為什麼自己姓費?追溯到嬴姓和姬姓兩個源頭,尋根尋入黃河下遊的先秦時代民族和文化交流。為什麼齣生在江蘇吳江?涉及到瞭復雜民族融閤中的人口流動。這種探索並記錄下來的過程,被他稱作「如下圍棋、打橋牌一般的日常腦力操練,希望智力衰退得慢一點而已」。看到最後寫作時間是1993年,那時他已經83歲瞭,纔恍然大悟。一對比自己,原來也有好奇過自己的姓氏來源,但隨便百度一下就淺嘗則止,還真是自愧不如。我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理所當然瞭,不去追問一個為什麼,如果追問又迴答不上來,但即便這樣,內心也不會感到愧疚和摺磨,這是需要嚮作者學習的地方。

评分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得有“自知之明”。在前半本中,我看地最津津有味的就是《尋根絮語》,作者迴憶起10歲前和母親對話的片段,為什麼自己姓費?追溯到嬴姓和姬姓兩個源頭,尋根尋入黃河下遊的先秦時代民族和文化交流。為什麼齣生在江蘇吳江?涉及到瞭復雜民族融閤中的人口流動。這種探索並記錄下來的過程,被他稱作「如下圍棋、打橋牌一般的日常腦力操練,希望智力衰退得慢一點而已」。看到最後寫作時間是1993年,那時他已經83歲瞭,纔恍然大悟。一對比自己,原來也有好奇過自己的姓氏來源,但隨便百度一下就淺嘗則止,還真是自愧不如。我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理所當然瞭,不去追問一個為什麼,如果追問又迴答不上來,但即便這樣,內心也不會感到愧疚和摺磨,這是需要嚮作者學習的地方。

评分

文化自覺 注重本土化研究 社會之實體性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评分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文化自覺,可趕緊翻篇吧

评分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文化自覺,可趕緊翻篇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