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文化自觉

文化与文化自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群言出版社
作者:费孝通
出品人:
页数:459
译者:
出版时间:2016-8-1
价格:CNY 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9301538
丛书系列:民盟智库丛书
图书标签:
  • 费孝通
  • 社会学
  •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研究)
  • 本科
  • 文集
  • F费孝通
  • 人文-社科
  • 文化研究
  • 文化自觉
  • 文化认同
  • 文化批评
  • 中国文化
  • 现代文化
  • 后现代主义
  • 文化转型
  • 社会思潮
  • 文化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录了费孝通先生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十余年间的原创文化论著共计51篇。这个时期也是费孝通先生最终形成并完善“文化自觉”理论的时期,是作者毕生从事文化思考和研究的升华与结晶。本书汇集了费老一生研究文化特别是文化自觉问题的主要论著,有助于费老学术思想特别是文化自觉理论的研究与传播,让读者充分了解这一理论的精髓。对党提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也有很深刻的指导和启迪作用。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年生,曾任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章、美国大英百科全书奖、日本福冈市亚洲文化大奖、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民族与社会》《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其所著的《江村经济》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其中的经典论述更是被誉为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宪章”。

目录信息

前言

上册
中国文化内部变异的研究举例
从“社会进化”到“社会平衡”
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
文化的物质面与精神面
评《文化新论》
文化论与社会学
关于对待民族民间文艺遗产的一些意见
梁漱溟先生之所以成为思想家
《人文类型》重版前言
论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观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从小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
孔林片思
寻根絮语
对“美好社会”的思考
个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
面对世纪之交回顾传统文化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我的第二次学术生命
晋商的理财文化
黑龙江行
从马林诺斯基老师学习文化论的体会(节选)
东方文明和二十一世纪和平
重读《江村经济》序言(节选)
开创学术新风气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
人文价值再思考
完成“文化自觉”使命创造现代中华文化
读马老师遗著《文化动态论》书后(节选)
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
下册
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费孝通、李亦园对话录
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文化的传统与创造
关于文化交流
必须端正对异文化的态度
更高层次的文化走向
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
新世纪新问题新挑战
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对文化的思考
关于“多元化的西部文化”和“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谈话
中国古代玉器和传统文化
再谈中国古代玉器和传统文化
人类学与二十一世纪
进入二十一世纪时的回顾与前瞻
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
哲学社会科学的春天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
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是不成体系、略显零散的文集,但是依然有启发,尤其是关于马氏的文化功能论的论述。其实这本书的阅读,也算是我的补课,补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等重要的文献。虽然不能认同扩展对“意会”的社会学分析,因为我觉得会是一种分解与破坏,但或许是可以商榷的?

评分

虽然是不成体系、略显零散的文集,但是依然有启发,尤其是关于马氏的文化功能论的论述。其实这本书的阅读,也算是我的补课,补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等重要的文献。虽然不能认同扩展对“意会”的社会学分析,因为我觉得会是一种分解与破坏,但或许是可以商榷的?

评分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得有“自知之明”。在前半本中,我看地最津津有味的就是《寻根絮语》,作者回忆起10岁前和母亲对话的片段,为什么自己姓费?追溯到嬴姓和姬姓两个源头,寻根寻入黄河下游的先秦时代民族和文化交流。为什么出生在江苏吴江?涉及到了复杂民族融合中的人口流动。这种探索并记录下来的过程,被他称作「如下围棋、打桥牌一般的日常脑力操练,希望智力衰退得慢一点而已」。看到最后写作时间是1993年,那时他已经83岁了,才恍然大悟。一对比自己,原来也有好奇过自己的姓氏来源,但随便百度一下就浅尝则止,还真是自愧不如。我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理所当然了,不去追问一个为什么,如果追问又回答不上来,但即便这样,内心也不会感到愧疚和折磨,这是需要向作者学习的地方。

评分

虽然是不成体系、略显零散的文集,但是依然有启发,尤其是关于马氏的文化功能论的论述。其实这本书的阅读,也算是我的补课,补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等重要的文献。虽然不能认同扩展对“意会”的社会学分析,因为我觉得会是一种分解与破坏,但或许是可以商榷的?

评分

文化自觉 注重本土化研究 社会之实体性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