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既是一部论述精要的中国书画发展史的专著,又是一次关于中国书画研究方法的教学示范。作者方闻先生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教授,国际著名的美术史家和文化史学家。在《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中,作者采用“视象结构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从绘画语汇及风格造型与图绘内容表现的关系入手,重点讨论分析了唐宋雄伟山水的图绘性表现、作为“心画”的北宋书法艺术的形成、元代文人画家自我表现意识的崛起、明代的复古主义的出现以及明末清初对五代宋元传统之“集大成”等。与此同时,他又密切联系与书画家和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材料,旁征博引地从当时政治、哲学、文学思潮中寻绎书画风格变化的历史依据。《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供美术史和文化史研究人员、书画创作和书画鉴定人员、美术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心印》这本书是我们读书会推荐阅读的。方闻名声在外,书名听起来很好像很好读的样子就欣然开始了。 作者在导言(第3页)中说到,书法绘画能够反映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及自我修养“出色的笔墨,通过运动表达出美与愉悦,不仅仅包括艺术家的手指、手腕以及手臂的肌肉行为与动作,...
评分得到听书: 方闻为中国美术分期的基本逻辑,可以说参考了西方美术。西方的一位美术史家潘诺夫斯基,以西方美术的关键变化期文艺复兴为界,把西方美术史分成了三段:文艺复兴之前、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之后。方闻用的也是类似的思路,他认为,中国美术史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关键变化...
评分得到听书: 方闻为中国美术分期的基本逻辑,可以说参考了西方美术。西方的一位美术史家潘诺夫斯基,以西方美术的关键变化期文艺复兴为界,把西方美术史分成了三段:文艺复兴之前、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之后。方闻用的也是类似的思路,他认为,中国美术史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关键变化...
评分得到听书: 方闻为中国美术分期的基本逻辑,可以说参考了西方美术。西方的一位美术史家潘诺夫斯基,以西方美术的关键变化期文艺复兴为界,把西方美术史分成了三段:文艺复兴之前、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之后。方闻用的也是类似的思路,他认为,中国美术史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关键变化...
评分《心印》这本书是我们读书会推荐阅读的。方闻名声在外,书名听起来很好像很好读的样子就欣然开始了。 作者在导言(第3页)中说到,书法绘画能够反映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及自我修养“出色的笔墨,通过运动表达出美与愉悦,不仅仅包括艺术家的手指、手腕以及手臂的肌肉行为与动作,...
配图太糟糕了,看不出来作者叙述的细节。
评分與高居翰(James Cahill )、柯律格(Craig Clunas)研究字裡行間的中國書畫游刃有餘、碰到筆墨氣韻中的中國書畫就有力不從心之感不同,方聞的著作從來就不覺得有任何的距離感,因為他的書,從來就是以一個正統中國藝術文化探索者的角度來書寫他早已瞭然在心的東西,以一個探幽發微者的身份,去表達在初識一件書畫時的驚奇。這本《心印》與他的所有中國藝術史著作一樣,有著出色的材料組織功力和不疾不徐的敘述步調,它所包容的範圍是未終結的。
评分一上来就把世传荆关董巨的大作断代后推二三百年,真的是迷之自信;看到作者归纳山水画家征服幻像的三阶段(从分离后退到连续后退再到沿同一地面后退)还是很感兴趣的,可惜后面没有展开分析;受到龚贤的画的震动很大,廊、桥小小地盘踞在如同乌云的大片山林悬崖间,人工与自然的互成动人心魄。
评分配图太糟糕了,看不出来作者叙述的细节。
评分一上来就把世传荆关董巨的大作断代后推二三百年,真的是迷之自信;看到作者归纳山水画家征服幻像的三阶段(从分离后退到连续后退再到沿同一地面后退)还是很感兴趣的,可惜后面没有展开分析;受到龚贤的画的震动很大,廊、桥小小地盘踞在如同乌云的大片山林悬崖间,人工与自然的互成动人心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