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前,美国总统麦金利急需古巴战争情报,于是请罗文中尉把信送给古巴起义军将军加西亚。加西亚将军隐藏在古巴山区,谁也不知道他的确切位置。罗文中尉接到任务之后没有多问一句话,果断出发,冒着生命危险,历经千难万阻,以坚定的信念及超强的执行力,最终完成任务,为美国带回关键的情报。
1899年,阿尔伯特•哈伯德先生为一本叫《菲利士人》的小杂志撰写了一篇社论《把信送给加西亚》,灵感就是源于罗文中尉的真实故事。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备受关注,后来印制成小册子出版,时至今日,畅销不衰。
罗文精神永远值得人们铭记与学习,因为社会急需罗文这样的人。本书还独家编译了“把信送给加西亚”十个成功法则,告诉读者罗文成功的独家秘诀。
翻开此书,只需安静阅读两个小时,你就是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阿尔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1856-1915)
出生于美国布鲁明顿,双子座。
他年轻时喜欢追求新鲜事物,首次商业冒险是卖肥皂,此后他还做过教师、出版人、编辑和演说家等。
39岁时,他与妻子创办了罗伊科诺福特公司,以印刷优质出版物而闻名。他还出版了两种杂志:《菲利士人》和《兄弟》,并在杂志上发表大量文章。
43岁时,为填补一期杂志的空白,他根据美西战争罗文中尉的真实事迹,创作了有助人们提升执行力、强化责任意识的励志经典《把信送给加西亚》,问世后横扫全球,百年来畅销不衰,迄今累计总销量超过8亿册。
59岁时,他与妻子乘坐路西塔尼亚号客轮,客轮行至爱尔兰海时被一艘德国潜水艇发射的鱼雷击中,船上大约1200人,全部随船沉入海底。
《把信带给加西亚》,据说是有史以来世界销量第六的图书,可以和《圣经》及《毛主席语录》等量齐观。但我对此书的某些细节存疑,例如作者在序言里自夸,此书已被翻译到俄国、日本、印度和中国,我扫了一下序言写作的时间——1913年,在中国是民国二年。那时候中国听说过爱迪生...
评分当我们看的书籍越来越多,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在很多的时候这被看成是上进、好学的一件好事,但这时矛盾也会凸现出来,任何一件事我们可以用不同层面的知识,不同角度与位置去进行解释,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困惑,归根结底其实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只有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人,...
评分我觉得书的核心理念就是为自己负责,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工作~至于有人说精神奴役,其实恰恰相反,书主张的是让人做自己的主人,让自己更快乐更理想,生活更丰富。 如果你想在公司有所作为,不管老板是否信任你,你都必须做出些什么证明自己。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老板有N个手下...
评分《把信带给加西亚》,据说是有史以来世界销量第六的图书,可以和《圣经》及《毛主席语录》等量齐观。但我对此书的某些细节存疑,例如作者在序言里自夸,此书已被翻译到俄国、日本、印度和中国,我扫了一下序言写作的时间——1913年,在中国是民国二年。那时候中国听说过爱迪生...
评分这本书只需半小时就可看完,据说它比《圣经》的发行量还大。其实你读完该书,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如此。 该书最初不过是本小册子,它借用了一个战时的小故事来宣示一个资本家要的是什么样的职员。 不要信什么敬业、忠诚、勤奋、主动这些鬼话。 我告诉你我看到了什么...
罗文送信只是最基本的军人职责,他的整个旅程都有古巴游击队的全力支持,没有任何自我创造性,也不曾经历严苛的“选择难关”。 或许此书写于美国人精神涣散的年代,所以鸡汤效应格外给力吧。
评分国电给我们每个员工发的,好大一针鸡血,明天一定要好好上班~
评分很励志,很喜欢!
评分评论都是离谱的,竟然还标榜说销量高,浪费了不少钱!
评分一天的时间读完,整篇故事的逻辑没有什么问题,细节刻画的太少,同时核心也就是最后的十个原则,理性和洗脑的作用感过于强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