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托马斯·伯恩哈德 小说 奧地利 外国文学 奥地利文学 伯恩哈德 自传 文学
发表于2025-02-22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托马斯·伯恩哈德的自传小说五部曲,即《原因——一种预示》(1975)、《地下室——一种解脱》(1976)、《呼吸——一个决定》(1978)、《寒冻——一种孤独》(1981)和《一个孩子》(1982)。他以深沉的幽默,冷漠的讽刺展示了其坎坷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战后奥地利社会各时期的一幅幅历史画面。德国文学评论家赖希-拉尼茨基称之为伯恩哈德“最丰满最成熟的作品”。
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1931—1989)是奥地利现当代文学中一个独来独往、愤世嫉俗的怪才,在德语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他的文学创作也受到维特根斯坦语言批判哲学的影响,继承了奥地利文学中语言批判的传统,但是他与统领奥地利现当代文学几十年的“维也纳文学社”和“格拉茨文学社”几乎无缘;他始终“抱着自身固有的一切怪僻、粗暴、丑陋、困惑和离奇的东西走一条离经叛道之路”。(伯恩哈德) 他因此所得到的褒与贬在德语文学批评界也是罕见的。但他一生淡泊名利,不屑论争。
“必须利用这个时刻说出必须要说的话,写下必需要提及的事情,让过去的事实,那些真实而确切的事至少通过勾画而获得应有的尊重,因为过去很容易就会突然被美化和削弱,这是不允许的。”——《原因》 我爱伯恩哈德,正经话在长评里。在短评里骂人。骂编辑,骂人文(扣星原因):这封面照着文景前几本的封面设计抄都不会抄成这么丑;更不能容忍的是本书编辑可能是瞎子,零星错别字就算了,各篇间对同一词语的译法都不统一:“格罗斯格罗音”和“格罗斯格迈”,“舍尔茨豪瑟菲尔德居民区”和“舍尔茨豪瑟田园住宅区”,“泽基辛”和“西基辛”等。找来不同译者翻译不要紧,这五篇小说在情节上是有连贯性的,必然需要统一译名读起来才舒服。
评分没有分段,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作者强烈的私人情感肆無忌憚的宣洩。较为啰嗦,如逃离学校走向杂货店当学徒工这件事被反复提起,对学校灭绝人性的教育反复地批判。故事情节被掩没在恣意的情感渲泄之中。在如颠如痴的絮语中有一股力量直指人心,振耸发聩。逃学,工作,生病,至亲去逝,思考生死,死里求活。
评分没有分段,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作者强烈的私人情感肆無忌憚的宣洩。较为啰嗦,如逃离学校走向杂货店当学徒工这件事被反复提起,对学校灭绝人性的教育反复地批判。故事情节被掩没在恣意的情感渲泄之中。在如颠如痴的絮语中有一股力量直指人心,振耸发聩。逃学,工作,生病,至亲去逝,思考生死,死里求活。
评分每一次读完伯恩哈德都想自杀。每一次。
评分少年啊,抛下书本去心中吧。
《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以回忆的形式,写了伯恩哈德人生的头二十年。他的生活一直是时而天堂,时而地狱。 一切规训之所对伯恩哈德来说都是地狱:起先是学校,每一所学校。无论是纳粹管理下的还是浸润着天主教精神的学校。学校本身就是杀害孩子的凶手,老师就是纵...
评分《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以回忆的形式,写了伯恩哈德人生的头二十年。他的生活一直是时而天堂,时而地狱。 一切规训之所对伯恩哈德来说都是地狱:起先是学校,每一所学校。无论是纳粹管理下的还是浸润着天主教精神的学校。学校本身就是杀害孩子的凶手,老师就是纵...
评分如果你还在过那种狗屎一样的看不见自己的生活的时候还把自己撇得很开站在那里说一些模糊的话的时候,你有什么资格开始回忆。甚至没有真理和概念可言,没有文学可言,只有一些话从头说起,伴随着这些平白无故出现在你的世界中的话你看见了什么,只有一些拳头般的城市,一些带着...
评分科学教我们已有的生活,而艺术教我们应有的生活。 伯恩哈伯说,他“之所以写作,(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东西令人不快。要是一切都祥和如意的话,我根本就很难写出东西来。”他很真诚。 “这座浸润其天性并主宰其理智的城市,不断直接或间接地惩罚他未曾犯下的过失和罪行,打击...
评分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