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1931—1989)是奥地利现当代文学中一个独来独往、愤世嫉俗的怪才,在德语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他的文学创作也受到维特根斯坦语言批判哲学的影响,继承了奥地利文学中语言批判的传统,但是他与统领奥地利现当代文学几十年的“维也纳文学社”和“格拉茨文学社”几乎无缘;他始终“抱着自身固有的一切怪僻、粗暴、丑陋、困惑和离奇的东西走一条离经叛道之路”。(伯恩哈德) 他因此所得到的褒与贬在德语文学批评界也是罕见的。但他一生淡泊名利,不屑论争。
托马斯·伯恩哈德的自传小说五部曲,即《原因——一种预示》(1975)、《地下室——一种解脱》(1976)、《呼吸——一个决定》(1978)、《寒冻——一种孤独》(1981)和《一个孩子》(1982)。他以深沉的幽默,冷漠的讽刺展示了其坎坷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战后奥地利社会各时期的一幅幅历史画面。德国文学评论家赖希-拉尼茨基称之为伯恩哈德“最丰满最成熟的作品”。
科学教我们已有的生活,而艺术教我们应有的生活。 伯恩哈伯说,他“之所以写作,(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东西令人不快。要是一切都祥和如意的话,我根本就很难写出东西来。”他很真诚。 “这座浸润其天性并主宰其理智的城市,不断直接或间接地惩罚他未曾犯下的过失和罪行,打击...
全书没有分段,一气呵成,充满韵律。“世界总的来说是令人作呕的,看世界就像在看污水沟。”作为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在伯恩哈德身上总有太多共鸣。他的洞悉、他的激愤、他的无奈、以及他的“病态”。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走向死亡,个体之于社会、国家、时代和命运本身就是一场毫无胜算的赌博,越清醒越悲凉,越深入越绝望。
评分补m
评分跳过医院的部分看完
评分才28万字吗?? 终于读完了 去年夏天一半今年一半。 部分非常非常精彩。
评分小心或粗暴才能走过病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