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談十寫

十談十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同濟大學齣版社
作者:王輝
出品人:
頁數:390
译者:
出版時間:2016-4
價格:59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085996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建築
  • 範淩
  • 王輝
  • 評論
  • 建築評論
  • 設計
  • 城市
  • 建築理論
  • 圖書推薦
  • 寫作技巧
  • 讀書筆記
  • 思維訓練
  • 自我提升
  • 文字錶達
  • 靈感來源
  • 閱讀分享
  • 內容創作
  • 思維導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十談十寫》是王輝和範淩兩位作者聯閤齣版的文集,主體內容包括兩部分:《十談》是二人有關建築十個重要問題的十次對談;《十寫》包含二人各五篇文章,是他們近年來有關OMA作品、央美美術館等重要建築作品或建築熱點問題的評論,部分曾發錶於《時代建築》《建築學報》等專業期刊。

此外 ,兩位作者還特彆在書中分享瞭一係列對自身思想影響深遠的書籍,附短評,以饗讀者。

王輝的主業非常單一與保守:每天工作超過八小時的城市與建築設計者,有時兼職做建築教育者。他可以自定義為“知識分子型的建築師”,基於兩個方麵。一方麵是一直對知識有莫名的好奇與渴求,在專業領域,對哥特建築和早期現代建築有所鑽研與心得;在非專業領域,對哲學、古典音樂等一直 迷戀。另一方麵,是藉助知識與經驗的武器,對所從事的工作一直有種批判性的懷疑與衝動。《十談十寫》揭示瞭王輝在建築上的關注點,尤其是所選的寫作文本,集中體現瞭他對庫哈斯式的建築操作的理解與批判,這也是構成他前十年設計觀的一個源泉。

著者簡介

王輝

王輝的主業非常單一與保守:每天工作超過八小時的城市與建築設計者,有時兼職做建築教育者。他可以自定義為“知識分子型的建築師”,基於兩個方麵。一方麵是一直對知識有莫名的好奇與渴求,在專業領域,對哥特建築和早期現代建築有所鑽研與心得;在非專業領域,對哲學、古典音樂等一直迷戀。另一方麵,是藉助知識與經驗的武器,對所從事的工作一直有種批判性的懷疑與衝動。《十談十寫》揭示瞭王輝在建築上的關注點,尤其是所選的寫作文本,集中體現瞭他對庫哈斯式的建築操作的理解與批判,這也是構成他前十年設計觀的一個源泉。

範淩

《十談十寫》記錄的是範淩在2008年至2012年間的言論和文章,在錶達觀點的同時,隱約錶達瞭對建築和城市設計、理論、研究的一些焦慮。正是這些焦慮,讓範淩在2012年後的觀念逐漸轉嚮:先是研究互聯網和數字科技建構的虛擬環境而不僅是物理環境所帶來的社會、人文結果,隨後在2015年初開始互聯網創業,期望通過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切實地帶來可持續的社會改良。但本質上,範淩還是把自己定義為一個“知識分子”。

圖書目錄

《十談》部分
01 建築作為開放的作品 Architecture as Open Work
02 空間的質量 The Quality of Space
03 物質性和圖像性 Materiality and Imageability
04 邊緣到中心,前建築到建築 From Edge to the Center, From Pre-Architecture to Architecture
05 新 Novelty
06 社會性 Sociality
07 教育和批判 Pedagogy and Criticism
08 世界和本土 Local and Global
09 可以預見的未來 Now Future
10 可能的十年 What These Ten Years has Made Possible
《十寫》部分
01_迷狂的北京(王輝)
02_誤讀《大躍進》(王輝)
03_解讀OMA西雅圖圖書館和波爾圖音樂廳的原型(王輝)
04_挑戰密斯——庫哈斯的伊利諾理工學院校園中心(王輝)
05_失重的實驗建築(王輝)
06_解圖伊利諾理工學院麥考密剋論壇學生活動中心(範淩)
07_閱讀物質性的三個當代切麵(範淩)
08_展示還是顯現?——閱讀磯崎新設計的中央美術學院當代美術館(範淩)
09_實踐者的思想性實踐:超越“數字”或“建構”(範淩)
10_過去的未來:富勒、亞曆山大、尼葛洛龐帝(範淩)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摘自光明城+特赞与本书设计师马仕睿的采访,请勿转载 Q1 您在这本书中有很多特别的设计,比如封面所有文字用烫印两种工艺,即使这么小的字有可能烫印不清晰,内文用两种纸交替,内文正文采用横竖两种排法,“光明城”logo在书脊上方跨封面底……您为什么要这样做? 《十谈十...

評分

摘自光明城+特赞与本书设计师马仕睿的采访,请勿转载 Q1 您在这本书中有很多特别的设计,比如封面所有文字用烫印两种工艺,即使这么小的字有可能烫印不清晰,内文用两种纸交替,内文正文采用横竖两种排法,“光明城”logo在书脊上方跨封面底……您为什么要这样做? 《十谈十...

評分

摘自光明城+特赞与本书设计师马仕睿的采访,请勿转载 Q1 您在这本书中有很多特别的设计,比如封面所有文字用烫印两种工艺,即使这么小的字有可能烫印不清晰,内文用两种纸交替,内文正文采用横竖两种排法,“光明城”logo在书脊上方跨封面底……您为什么要这样做? 《十谈十...

評分

摘自光明城+特赞与本书设计师马仕睿的采访,请勿转载 Q1 您在这本书中有很多特别的设计,比如封面所有文字用烫印两种工艺,即使这么小的字有可能烫印不清晰,内文用两种纸交替,内文正文采用横竖两种排法,“光明城”logo在书脊上方跨封面底……您为什么要这样做? 《十谈十...

評分

摘自光明城+特赞与本书设计师马仕睿的采访,请勿转载 Q1 您在这本书中有很多特别的设计,比如封面所有文字用烫印两种工艺,即使这么小的字有可能烫印不清晰,内文用两种纸交替,内文正文采用横竖两种排法,“光明城”logo在书脊上方跨封面底……您为什么要这样做? 《十谈十...

用戶評價

评分

閱讀以建築或者設計類主題的書記,是我的小興趣。因為這樣的書總是很新奇,給我很不同的閱讀體驗。這本書是兩個人的對談,談的是兩個世代的人對一個專業的認識和理解。有意思的是王輝老師是個血氣方剛的人,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他比範淩年輕。範淩的少年老成也頗讓我覺得有趣。這兩人應該都是各自世代的傑齣代錶瞭。聊的深,聊的多,聊的透。讀的也很有意思。

评分

閱讀以建築或者設計類主題的書記,是我的小興趣。因為這樣的書總是很新奇,給我很不同的閱讀體驗。這本書是兩個人的對談,談的是兩個世代的人對一個專業的認識和理解。有意思的是王輝老師是個血氣方剛的人,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他比範淩年輕。範淩的少年老成也頗讓我覺得有趣。這兩人應該都是各自世代的傑齣代錶瞭。聊的深,聊的多,聊的透。讀的也很有意思。

评分

五年前為裏麵講的庫哈斯的圖像思維與symbiosis分析所吸引,因彼時還尚有知識盲區,其他內容未有更深刻記憶。如今二讀,書中談及波爾圖的casa di musica、 磯崎新膠體空間colloid、妹島的東方性、埃森曼的符號學(icon)、王澍的山水畫、貝聿銘達拉斯的幾何組閤,作品思維下的學術性;方力鈞的笑、徐冰的字、Dan Flavin的inactive history、KPF 的New Songdo City 、Olafur Eliasson的 Bridge from the future等均引起共鳴。當建築與哲學藝術音樂語言學社會學符號學經濟政治等多學科的跨界和思考,對其時代印記下的本體理解會更深。如柯布常言:曆史是箭自遠方射嚮未來;而我們要思考如何把自己培養成一支投嚮未來的箭。

评分

koolhaas很贊

评分

十寫部分的竪排版嚴重影響瞭閱讀的效率,以至於我沒有耐心再看完最後一點點,比橫排版慢兩倍的閱讀速度。王輝對庫哈斯的解讀很有意思,配閤硃亦民的《後激進時代的建築筆記》中對庫哈斯創作背後經曆和背景的挖掘,閱讀效果更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