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一出著名的悲剧。《李尔王》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只会花言巧语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凡被杀死,李尔王伤心过度,死在了小女儿身旁的故事……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诗人、剧作家、演员,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作家,世界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剧作家,被英国奉为“国民诗人”。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剧作、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一些文章。大部分作品创作于1589~1613年间,早期剧作主要是喜剧(《驯悍记》《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历史剧,后期转向悲剧创作,“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被公认为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的创作主要是悲喜剧/传奇剧(《冬天的故事》《暴风雨》),并与其他剧作家合作创作。在莎士比亚去世400年后的今天,他的剧作仍然极受欢迎,被表演团体重复改编,为学术机构反复研究,作品也被全世界所有主要文字译介,启发和影响了文学艺术各领域的众多名人:他的诗作影响了柯尔律治和丁尼生;剧作影响了狄更斯、哈代、福克纳和梅尔维尔的小说创作;他甚至影响了浪漫主义和前拉斐尔派的绘画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对英语的使用奠定了现代英语的基础,他的作品为现代英语贡献了超过2000个词汇,《英语大辞典》中对他作品的引用远远多于其他所有作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when we are born,we cry that we are come to this great stage of fools.
评分【2018第62本】一出养老纠纷引发的悲剧,李尔王把国家分给两个谄媚的大女儿,真诚的小女儿却什么都没有。原本打算每家轮流住一个月,结果遭到各种冷漠羞辱,连他最后防身的一百个侍卫也被剥夺,流浪在暴风雨中。书中的大反派爱德蒙塑造得很吸引人,作为葛罗斯特伯爵的私生子,先是陷害正直的嫡兄要谋害父亲,迫使他出逃装疯;然后向二公主夫妇告密,声称父亲与入侵的法兰西军队媾和,导致父亲被挖掉双眼,自己继承爵位;再同时向两个公主献媚盟誓,使她们反目成仇,一个被毒死,一个自尽,他是一头疯狂夺取权力的野兽。特别动人的一幕,是眼瞎后被逐的葛罗斯特伯爵,恰好遇到装成疯乞丐的嫡子,隐瞒身份一路护送他,在他一心求死的时候宽慰他。可惜结局不好,感觉是刻意追求悲剧感,爱德蒙听闻父亲死讯良心发现,转折太刻意,人物又莫名死了大半。
评分when you were born, you cry when you come to this great stage of fools.极度的恶与极度的善,痛快的惩罚与心痛的逝去,就像李尔王说的,女儿的邪恶比暴风雨更可怕。可怕的就是希望褪去,失望到底,不如不曾期望。
评分#第零四二五夜#这个故事太有中国社会主义现实性了吧!感觉每天都有李尔王的真实版在不停地上演着。“疯子带着瞎子走路,本来是这时代的一般病态。”
评分“我挣扎着活着,还想做些善事,尽管这与我的本性有违。”爱德蒙信奉自然,不理解爱。它具有毫无虚伪的清新特征,你只有是戈纳瑞和里甘才会爱上他,但大家都会觉得他有一种危险的吸引力,他没有矫饰,而是在面对任何结局时直言他和我们应有的责任。 悲剧主角李尔与反角爱德蒙之间没有说过话,因为两人没有可能交流。李尔万事用情,爱德蒙却永远无动于衷。 爱德蒙有冲动,有大智,有丰富的见识,也有冷峻的快乐,能保持情绪高昂直到死亡。他没有任何温情,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第一位表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式虚无主义特质的人物,这些特质体现在《罪与罚》中斯维德里盖洛夫和《群魔》中斯塔夫罗金等人物身上。 以上来自哈罗德·布鲁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