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生动活泼的文笔,加上菲奇雅致温润的画风,共同成就了本经典图书。
胡克不仅有科学家的严谨思维,也有文学家的妙笔生花,他的作品中常见充满激情的句子,描写自己见到新的植物品种的狂喜。
书中的彩色植物插图赢得了人们高度赞赏,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胡克自己对本书也非常满意,在书中他这样写道:“本书必然吸引艺术与植物爱好者,尤其是专业人士能够从中得到最杰出与理性的启迪……在刻版过程中,菲奇先生不遗余力,尽善尽美,使画面同时展现了美感与科学的精确性。植物们呈团呈簇呈丛,明暗细腻,色彩绚丽,构成一部妙趣横生的著作。”
约瑟夫·胡克(J. D. Hooker,1817-1911),19世纪最伟大的植物学家之一,曾任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园长,与达尔文是挚友。代表作品有《喜马拉雅植物》《喜马拉雅杜鹃花》《喜马拉雅旅行记》《南极植物》等。
沃尔特·菲奇(W. H. Fitch, 1817—1892),英国著名植物科学画家、平版印刷师,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植物园专职画师,为《柯蒂斯植物学杂志》绘画40多年。在技法上重视描线和准确,明暗细腻,色彩绚丽,使画面同时展现了艺术美感与科学精确性。
初读这本书时,我恰逢在北大出版社实习,《手绘喜马拉雅植物》是陈静老师第一次交给我校订的任务。以往在北大校报的经历让我觉得这一定是枯燥无比的工作,但是没想到我却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应该说,每一个热爱旅行中全然不同的所见所闻,保有博物之好奇心的人在第一眼...
评分 评分草木总静静的,静静地繁茂谢落枯萎,对于人类的探索来说,安静属性方便了和它们近距离接触,但他们仿佛是无穷尽的,不论何样环境,总钻出芽来。人们也有耐心,有胆识,识草木之名,尝百草之药,渐渐熟识和了解它们的体性。他们入药,它们入诗,它们入画,它们可食用,它...
评分初拿此书便有几分爱不释手,纸质佳,画工赞,内容简述各篇章对应植物的特色功效、栽植需知,并将编号图案与部位介绍一一对应标明,从这些细节不难看出这其实是一本严肃的博物科普书,所以书评正确的打开方式大概是由此展现作者深厚的博物学功底以及自幼与植物的奇缘妙谈...
评分好看
评分总序两则中对科学的观点还是值得称赞的,毕竟,科学不是一切,也只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手段而已。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不列颠真是梦幻一般的存在。
评分植物被画的超美啊。只是两篇又臭又长的序是什么玩意儿……
评分植物学家对24种喜马拉雅植物的图绘和笔记,篇幅短,枯燥无味。我只记住了一种植物,猫儿屎,果实甘甜可口,哈哈哈
评分精致的手绘,动人的故事。胡克的博物学拒绝功利不强调实用,也不是谋生手段。他们对“业余人士”这个身份的执着也让人深思。业余的不是知识,业余意味着一种真诚的兴趣,与谋生无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