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肤之目

肌肤之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芬兰)尤哈尼·帕拉斯玛
出品人:
页数:148
译者:刘星
出版时间:2016-2-1
价格:3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1218270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建筑理论
  • 现象学
  • 建筑学
  • 艺术
  • 建筑人类学
  • Architecture+Theory
  • 设计
  • 肌肤之目
  • 女性成长
  • 心灵疗愈
  • 情感书写
  • 自我认知
  • 心理成长
  • 女性觉醒
  • 内在探索
  • 生命体验
  • 文学疗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肌肤之目》自1996年第一版问世,便成为经典的建筑理论著作。对每一位初次习读尤哈尼·帕拉斯玛经典文章的学生来说,《肌肤之目》是一种启示,它具说服力地为建筑文化提供全然崭新的见解。《肌肤之目 建筑与感官(原著第三版)》新加入了建筑作家和教育家彼得·迈克凯恩斯(Peter MacKeith)的文章,以便读者深入理解帕拉斯玛思想的来龙去脉。这些文字将帕拉斯玛的个人传记与建筑思考的概要相结合,后者包括其起源,与北欧及欧洲古今思想的关系。这篇文章关注的重点是帕拉斯玛从根本上对待建筑人性、深刻、敏感的态度,并使读者了解他。这些配图来自帕拉斯玛的草图和他自己的摄影。

作者简介

尤哈尼·帕拉斯玛(Juhanl Pallasmaa)是芬兰*杰出的建筑师和建筑思想家之一。他曾经的头衔包括:赫尔辛基工业艺术学院院长;赫尔辛基芬兰建筑博物馆馆长;赫尔辛基工业大学建筑系教授兼主任。他同时在全球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帕拉斯玛曾写作和编辑三十余部著作,其中包括《肌肤之目:建筑与感官》(Academy,1995 and John Wiley & Sons,2005),《思考之手:建筑存在与具身的智慧》(John Wilev&Sons,2009)以及《具象化的图像:建筑的想象和意象》(John Wiley & Sons,2011)。

目录信息

序言 薄冰斯蒂文·霍尔
触摸世界 第三版导言
第一部分 视觉与知识
视觉中心主义批判
自恋与虚无的眼睛
口头和视觉空间
视网膜建筑与塑性的遗失
视觉图像的建筑
物质与时间
抵制阿尔伯蒂之窗
新视觉与感官的平衡
第二部分 以身体为中心
多重感觉的体验
阴影的重要性
音响的亲密感
静默、时间和孤独
气味的空间
触摸的形状
石头的味道
肌肉和骨骼的图像
行为的图像
身体的确认
身体的模仿
记忆和想象的空间
一座感官建筑
建筑的任务
一个门把手,一次握手
关于尤哈尼·帕拉斯玛及其作品的介绍 彼得·迈克凯恩斯
译后记
注释
索引
图片出处说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竟然是习惯的,习惯 “看”一个建筑。 从大一素描与速写课程,到《图解思考》里强调的视觉表达,铺天盖地的视觉洪流下,建筑被相机匆忙的凝视所取代,不再是特定情境下身体与世界的相遇。感官被扁平化为一张张图片,在新一轮的图像文化里,一点点被肢解。 遗忘、淡漠、疏远,...  

评分

本书的预设是:建筑是艺术!在全文的书写中,建筑,建筑空间是被当作纯度相当高的艺术,很多时候讨论的是人的存在于世如何通过建筑相关的方方面面体现。这个视角下,可能更需要追问的是:在建筑师批判地思考建筑艺术不应该仅仅束缚于视觉之前,建筑师首先要对“人存在于世”有...  

评分

我竟然是习惯的,习惯 “看”一个建筑。 从大一素描与速写课程,到《图解思考》里强调的视觉表达,铺天盖地的视觉洪流下,建筑被相机匆忙的凝视所取代,不再是特定情境下身体与世界的相遇。感官被扁平化为一张张图片,在新一轮的图像文化里,一点点被肢解。 遗忘、淡漠、疏远,...  

评分

这是一本很薄的关于建筑的书,很有启发性。 作者首先回顾了西方的艺术传统,反思了艺术中的视觉中心主义。 作者认为建筑,包括其它艺术,不仅是视觉的艺术,也是各种感知的综合艺术。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他对建筑材料的分析,比如自然材质的历史感以及现代建筑对时间的拒绝。...  

评分

周末的下午,我和哥哥受一段音乐启发,把我们拍摄的照片,编辑成一段小故事。 我们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之中,这个过程让我们愉悦不已。这启发了我一个意识,何种洞察让我们产生愉悦?如何让自己在生活中,更多的进入到这种享受的状态。 我正好在看《肌肤之目》这本书,作者是芬...  

用户评价

评分

对视觉/理性统治的现象学批判,对综合感官、记忆、存在等现象学approach的简介,也引出一些有意思的文献,总的来说很浅的一本小书。翻译很好,装帧还采用了很“感官”的布衣金字,哈哈...

评分

milestone

评分

很多点亮

评分

肌肤之目,肉身建筑,字字珠玑,放慢的对时间的感觉,延长的阅读体验,要成为日后的手边书了。

评分

小书,易读,但闪闪发光,也是打开了自己感知建筑氛围的一扇窗。环境心理学课老师排之与空间诗学并读,私以为也是承卒姆托氛围及现象、感受之说,整条脉络可从中窥见一斑。 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一,借我认为的康德认识论解释,感官之体会按程度可能可分: 1意识世界的被动感知; 2意识世界于现象世界互动取得现象信息的反馈,物理的感知; 3意识世界借超越的现象世界做平台与更多可能的意识或现象进行跨时间空间的信息交互,取得反馈的复杂信息,或许谓之氛围之氛围。 二,私以为于逻辑上做五感关系的划定毫无意义,应当从“认识”这个活动本身出发,重新认识所谓氛围究竟为何物,再谈“空间”,后再论其可能的“诗学”,不论结构抑或温度。 三,叙事于氛围可能在 一,3 层次并作用于人的空间感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