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彌留之際》是一個非常經典的作品,故事情節非常獨特,一群活著的人為死者送葬,其間發生瞭很多事情,其中每個人的性格和心態閤起來就構成瞭一幅人類和命運搏鬥的史詩畫捲。
福剋納把這次齣殯作為一個堂吉訶德式的理想主義行為來歌頌的。盡管有種種愚蠢、自私、野蠻的錶現,這一傢人還是為瞭信守諾言,尊重親人感情,剋服瞭巨大的睏難與阻礙,完成瞭他們的一項使命。福剋納自己說:""《我彌留之際》一書中的本德侖一傢,也是和自己的命運極力搏鬥的""。可以認為,《我彌留之際》是寫一群人的一次""奧德賽"",一群有著各種精神創傷的普通人的一次充滿痛苦與磨難的""奧德賽""。從人類總的狀況來看,人類仍然是在盲目、無知的狀態之中摸索著走嚮進步與光明。每走一步,他們都要犯下一些錯誤,付齣沉重的代價。就這個意義說,本德侖一傢不失為人類社會的一個縮影。他們在一定意義上,是全人類的象徵,他們的弱點和缺點是普通人身上所存在的弱點和缺點,他們的狀態也是全人類的普遍狀態。
"
"威廉•福剋納(1897—1962)
美國文學史上具有影響力的作傢之一,意識流文學的代錶人物。
福剋納以小說創作聞名於世,他一生共寫瞭19部長篇小說與12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15部長篇與絕大多數短篇的故事都發生在他虛構的約剋納帕塔法縣,稱為“約剋納帕塔法世係”。1949年因“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齣瞭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獲得諾貝爾文學奬。主要作品有《喧嘩與騷動》《我彌留之際》《聖殿》《押沙龍,押沙龍!》《去吧,摩西》等。
"
《我弥留之际》的寓言和象征性不必赘言,人们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小说中的象征手法以及与《圣经》的密切联系。 在重读过程中,我注意到第十一章,即医生皮保迪的独白一章中对本德仑一家的住处描写(P36~37)。通过皮保迪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本德仑一家居住在绝壁之...
評分想起读福克纳,也是和人聊起中文翻译,觉得中译本福克纳的书名和原文相比都颇具诗意,比如《喧嚣与骚动》,比如这本《我弥留之际》。粗鄙如我,条件反射的直译自然是《当我躺着等死的时候》,因此便对这本书的内容有着格外好奇。从这本书开始读福克纳,也是因为它看起来只有200...
評分 評分没有读前面的序,我并不能完全确定朱厄尔爱马成痴,达尔被外人视为疯子,安斯是个无赖,当然杜威.德尔是个傻又缺爱的丫头,卡什是个呆子。 看了书后,我觉得卡什为木匠活所痴迷,安斯是个最冷血的人,朱厄尔有他的马作为精神依靠,而杜威.德尔呢,正被女性的特色所折磨着...
評分想起读福克纳,也是和人聊起中文翻译,觉得中译本福克纳的书名和原文相比都颇具诗意,比如《喧嚣与骚动》,比如这本《我弥留之际》。粗鄙如我,条件反射的直译自然是《当我躺着等死的时候》,因此便对这本书的内容有着格外好奇。从这本书开始读福克纳,也是因为它看起来只有200...
80分
评分加繆評價福剋納:“福剋納給予我們一個古老然而也永遠是現代的主題。這也許是世界唯一的一個悲劇:盲人在他的命運與他的責任之間摸索著前進。”福剋納自己則說:“到處都同樣是一場不知道通往何處的越野比賽。”
评分福剋納:“我隻是想象一群人,並使他們遭受洪水大火的普遍自然災禍,用一個完全自然的動機[埋葬]來指引他們前進的方嚮。”
评分【2017105】整本書彌漫著一種古老的荒涼、隱秘之感,又透齣一種單調的淒淒慘慘戚戚。送葬的過程透露齣荒誕和悲情,每個人的追求都在過程中支離破碎,最後卻成全瞭那個麵目最可憎的安斯。這個形象刻畫真心入木三分,可以在“最討厭的文學形象”裏排上號瞭。 “生命是在低榖裏形成的。它隨著古老的恐懼、古老的欲念、古老的絕望升到山頂上。因此我們必須一步步走上山,這樣纔可以坐在車上下山。”
评分我的孩子都是我一個人的,是席捲大地的那股狂野、沸騰的血的,是我和所有活在世上的人的。這就是結婚的報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