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课堂,本以为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民法应该十分有趣易学,但实际并非如此。法律,他或许源于生活,但绝对高于生活,对各种法律行为的归纳总结也不总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为了放下在过去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偏见和错误的认知,我再学期初对朱庆育先生的《民法总论》...
评分 评分用了快两个月时间,断断续续读完这本教科书。如果有时间,具体写写读后感。这里只简单列几点。第一,和读书时读过的很多民法总论相比,体例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没有按照惯常的主体,客体,法律行为……的顺序,而是突出了法律行为的地位,甚值赞同。第二,尽管大量引介德国法规...
评分本文系听了朱庆育老师2013年民法总论和2014年物权法讲解分离原则与抽象原则的课堂录音,并读了本书第六章“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后无端联想而成。民法世界博大精深,各派学说盘根错杂,理论之树枝繁叶茂,但无论何种理论,无一不是从经验世界中吸取养分。现实生活光怪陆离,在...
评分本文系听了朱庆育老师2013年民法总论和2014年物权法讲解分离原则与抽象原则的课堂录音,并读了本书第六章“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后无端联想而成。民法世界博大精深,各派学说盘根错杂,理论之树枝繁叶茂,但无论何种理论,无一不是从经验世界中吸取养分。现实生活光怪陆离,在...
本科时最让我震撼的法学书,算是作者在博士论文中提出的精神科学思路的具体运用,从德国-日本-台湾地区的民法学说史审视了中国的民法实践。 在具体分析中,作者坚持了德国法学一贯的严格法教义学立场,以体系化的方式理解民法条文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解释学维度,以此在司法实践和价值取向两个维度上超越前者。 本书最宝贵的还是开头的方法,即承继自凯尔森的规范主义方法加上来自拉伦茨的体系方法,作者希望以此打开通向私法自治的道路,和强调立法者原意的传统观点划清界限。这个方法运用最好的部分,就是吸收了弗鲁姆、拉伦茨、王泽鉴等人研究精华的法律行为部分。但是不足的是,作者以哈耶克学说为私法自治提供的辩护显得太弱了… 现在民法典出台了,我已经告别法学,对书中很多解释思路也早已记不清了,但是民法重要的是精神不是吗?
评分说庆育老师爱装逼的,人家没有装逼,人是真有水平,相反你的言论才是在装逼 ps 说民总简单的我觉得你民法白学了,建议重修,长这么大第一次听说作为公因式的法律行为比物权债权等制度简单,自己去翻翻弗卢梅的民总书为啥写那么厚却叫法律行为论,自己学艺不精还反过来觉得老师仔细讲就是啰嗦也是活久见
评分朱庆育《民法总论》,2016年4月第二版。20160704收到,至20160803翻一遍。许久不看法律方面的书,基础知识不够牢靠,简单翻翻,有点费力。书很好,很详细,注重意思自治,注重梳理规范的源流,特别对德国法的引用较多。
评分学术追星!
评分自己行为从而自己负责。每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正是私法自治的基本含义。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虽然看不醒,但是不能脱低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