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建構與文化認同

國傢建構與文化認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張宏斌
出品人:
頁數:258
译者:
出版時間:2016-5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1015927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化
  • 北魏
  • 論文參考書
  • 2016
  • 國傢認同
  • 文化認同
  • 國傢建構
  • 政治學
  • 社會學
  • 文化研究
  • 民族主義
  • 身份認同
  • 現代性
  • 公共政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隋文代周,中原神器再復。南朝北朝混同為一,漢人鬍人融和無二。辨識漢鬍思定之所在,取捨南北傳統之優劣,賡續華夏正脈之源流,底定百年不易之製度,有賴於時,奠基於勢。

著者簡介

張宏斌,男,河南瀋丘人,2012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博士學位,2014年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宗教學博士後齣站,同年7月入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從事儒教、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齣版有《宗法性傳統宗教》(閤著),並在核心期刊《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原道》等發錶論文十餘篇。

圖書目錄

自序
緒論
第一章曆史的趨勢——魏收筆下北魏“漢化”的考查
一、“交好南夏,立司改創”——拓跋氏前期的漢化
二、“行夏之正,草創製度”——拓跋魏的初建
三、“厘革製度,變更風俗”——從拓跋氏到元魏
第二章崔浩之死——“漢化”背景下政治權力與文化信仰的兩途
一、“浩之所坐,更有餘釁”——崔浩被誅原因探討
二、“齊整人倫,分明姓族”——文化理想的踐履與族群關係的厘定
三、“定製度,為萬世之法”——政治理想的追尋
第三章從平城到洛陽——政權閤法性與文化主體性的認同
一、“去夷即華,易姓建都”——從平城到洛陽
二、“垂拱責成,振網舉綱”——都城遷移的個中因素
三、“經營宇宙,一同區域”——孝文帝之“洪業”
第四章王肅北逃——製度完善與斯文在茲
一、“期間樸略,未能淳也”——拓跋魏先期的製度厘革
二、“朝儀國典,鹹自肅齣”——典章的規範和完善
三、“衣冠士族,並在中原”——道統的文化象徵
四、“斯文在茲”——王肅北奔的意義
第五章北魏四姓與“勛臣八姓”——身份界定背後的利益角逐
一、“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閥閱製度的源流
二、“詳定北人姓”——士族身份的重新劃定
三、“勛貴八姓,一同四姓”——文化身份與政治利益
第六章六鎮之叛——製度的失衡與認同的失敗
一、“高闕戌主,率下失和”——六鎮叛亂烽火
二、“盛簡親賢,擁麾作鎮”——爪牙之設的由來
三、“將士之情,莫不解體”——製度易失衡
四、“雅愛本風,不達新式”——文化難認同
第七章“華壤邊民,虜漢相雜”——華夏族群的共生與融閤
一、“霜露所均,不育異類”——彼此的對立與衝突
二、“天下洶洶,惟強是視”——南北鼎峙
三、“革夷從夏,南北混淆”——融閤與同化
第八章政貴有恒,禮樂是務——區域一統,製度底定
一、“創製立法,邈無所聞”——南朝製度的因循
二、“因時定憲,乃在北朝”——革新與定製
三、“受命維新,八州同貫”——治道文教阜盛
附錄立法以垂教——儒教重建之文化嚮路的思考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被書名騙瞭。

评分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內容是史料,大跌眼鏡,題目聽著逼格挺大

评分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內容是史料,大跌眼鏡,題目聽著逼格挺大

评分

大學時曾經旁聽過作者的課,為此買的。但是書裏文言文太多瞭,功底薄,實在看不懂……

评分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內容是史料,大跌眼鏡,題目聽著逼格挺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