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构与文化认同

国家建构与文化认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宏斌
出品人:
页数:258
译者:
出版时间:2016-5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1592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化
  • 北魏
  • 论文参考书
  • 2016
  • 国家认同
  • 文化认同
  • 国家建构
  • 政治学
  • 社会学
  • 文化研究
  • 民族主义
  • 身份认同
  • 现代性
  • 公共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隋文代周,中原神器再复。南朝北朝混同为一,汉人胡人融和无二。辨识汉胡思定之所在,取舍南北传统之优劣,赓续华夏正脉之源流,底定百年不易之制度,有赖于时,奠基于势。

作者简介

张宏斌,男,河南沈丘人,201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学位,2014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宗教学博士后出站,同年7月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儒教、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出版有《宗法性传统宗教》(合著),并在核心期刊《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原道》等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信息

自序
绪论
第一章历史的趋势——魏收笔下北魏“汉化”的考查
一、“交好南夏,立司改创”——拓跋氏前期的汉化
二、“行夏之正,草创制度”——拓跋魏的初建
三、“厘革制度,变更风俗”——从拓跋氏到元魏
第二章崔浩之死——“汉化”背景下政治权力与文化信仰的两途
一、“浩之所坐,更有余衅”——崔浩被诛原因探讨
二、“齐整人伦,分明姓族”——文化理想的践履与族群关系的厘定
三、“定制度,为万世之法”——政治理想的追寻
第三章从平城到洛阳——政权合法性与文化主体性的认同
一、“去夷即华,易姓建都”——从平城到洛阳
二、“垂拱责成,振网举纲”——都城迁移的个中因素
三、“经营宇宙,一同区域”——孝文帝之“洪业”
第四章王肃北逃——制度完善与斯文在兹
一、“期间朴略,未能淳也”——拓跋魏先期的制度厘革
二、“朝仪国典,咸自肃出”——典章的规范和完善
三、“衣冠士族,并在中原”——道统的文化象征
四、“斯文在兹”——王肃北奔的意义
第五章北魏四姓与“勋臣八姓”——身份界定背后的利益角逐
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阀阅制度的源流
二、“详定北人姓”——士族身份的重新划定
三、“勋贵八姓,一同四姓”——文化身份与政治利益
第六章六镇之叛——制度的失衡与认同的失败
一、“高阙戌主,率下失和”——六镇叛乱烽火
二、“盛简亲贤,拥麾作镇”——爪牙之设的由来
三、“将士之情,莫不解体”——制度易失衡
四、“雅爱本风,不达新式”——文化难认同
第七章“华壤边民,虏汉相杂”——华夏族群的共生与融合
一、“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彼此的对立与冲突
二、“天下汹汹,惟强是视”——南北鼎峙
三、“革夷从夏,南北混淆”——融合与同化
第八章政贵有恒,礼乐是务——区域一统,制度底定
一、“创制立法,邈无所闻”——南朝制度的因循
二、“因时定宪,乃在北朝”——革新与定制
三、“受命维新,八州同贯”——治道文教阜盛
附录立法以垂教——儒教重建之文化向路的思考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内容是史料,大跌眼镜,题目听着逼格挺大

评分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内容是史料,大跌眼镜,题目听着逼格挺大

评分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内容是史料,大跌眼镜,题目听着逼格挺大

评分

…被书名骗了。

评分

…被书名骗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