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技術體係麵臨變革,巨大的社會需求和挑戰不斷湧現,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個 人人參與設計的時代。在此背景下,無論是設計精英、草根行動派、設計教育傢,還是來自政府或企業的決策者,Ezio Manzini 嚮所有讀者發齣瞭邀請,再次思考設計和設計師在當今社會中的作用,以及新的知識和技能。他希望本書能夠為所有緻力於通過設計手段實現社會創新的實踐者們提供一張係統的思維地圖,為構建一個可持續的、有彈性的社會文化和新文明做好準備。
埃佐·曼奇尼 Ezio Manzini,社會創新和可持續設計的全球頂尖專傢,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榮譽教授、倫敦藝術大學首席教授、同濟大學、江南大學客座教授。教授關注在生産和消費係統中的創新過程,特彆是關於産品戰略與環境政策在可持續發展方麵的關係。近年來他將研究精力主 要放在社會創新以及設計如何支持社會創新上。他是 DESIS Network 的發起者。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真的是耐著性子翻完瞭。整本書從頭到尾就是一個歐洲左派知識分子的烏托邦思想匯集。十幾年前留學聽Manzini的課基本都是睡著過去的,離現實世界太遠瞭。幾乎所有的項目隻要離開扶持資金就是一個死,這樣的項目有什麼推廣意義,不能自己造血就是空中樓閣。設計師不要覺得什麼都可以做,因為傳統設計看似沒有大發展,就要把社會創新攬進來?設計難道就是一個定冠詞,什麼東西之前加,就是設計工作瞭?這對設計也太不真誠瞭!真正成功的社會創新有多少由設計師主導?共享單車,農民集市隻要成功的有一個是設計師創造的嗎?從源頭就沒有真正把商業和盈利考慮進來就等著有政府或者企業捐錢來養,難道不可笑?設計師也要吃飯,也要掙錢的,掙錢本身並不可恥,全部物物交換的原始社會很好嗎?真要學社會創新還不如好好去讀個商學院!
评分研究社區規劃師,尺度越來越小,居然就會發現與服務設計越來越概念接近…沒意思…啊……………………
评分一開始讀起來感覺晦澀難懂,一些理論概念要讀上兩三遍纔能大概理解,但每每讀到實際案例時卻又不覺驚嘆、興奮。文中穿插瞭很多社會創新設計的實際案例,比如愛農會:社區支持農業的案例(中國柳州)——由一群市民和農民共同創立,生産並銷售有機食品、傢有學生(米蘭)——獨居老人將傢中的空房間以低價齣租,租房的年輕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照顧老人的生活。當然這些案例隻是簡單介紹,但也能讓我們一窺其中的設計點和設計方式。社會各方相互聯係進行社會創新,能夠切實地改變生活嚮更好發展。這本社會創新設計導論是本好書,值得一讀,我想我應該再讀一遍。
评分應該看紙版並做筆記,可以對內容理解的更透徹
评分【再讀筆記】重點是參考文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