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學六論

香學六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雲南科技齣版社
作者:張葉榮(莫非)
出品人:
頁數:164
译者:
出版時間:2015-8
價格:38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169248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香學
  • 香道
  • 香生活
  • 香爐
  • 香料
  • 香文化
  • 香具
  • 香學
  • 六論
  • 傳統香道
  • 養生文化
  • 東方美學
  • 香品鑒賞
  • 曆史研究
  • 文化哲學
  • 生活藝術
  • 嗅覺體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香之三觀

無論以中國為代錶的東方香文化,還是以歐洲為代錶的西方香文化,在香的欣賞和與人的互動作用方麵都可分為三個層麵,即“味”,“理”,“韻”:“味”指的是熏香所齣空間的氣味與嗅覺的共振,可以“鼻觀”得之;“理”指的是熏香所齣的空間氣味與身體的共振,可以“體觀”得之;“韻”指的是熏香所齣空間的氣味與精神的共振,可以“意觀”得之。

西方的嗅覺文化主要體現為香水文化(通過香水調節人體氣味。

東方的嗅覺文化主要體現為熏香文化(通過熏香調節空間氣味場)。熏香在東方文化中的作用主要體現為:一、通過熏香調節空間氣場實現養生功效;二、通過熏香塑造空間氣場調節人的精神狀態;三、通過熏香美化空間氣場,香以悅鼻。因此在東方香文化中“味”,“理”,“韻”三者依重要性的排序分彆是:“理”,“韻”,“味”。

著者簡介

張葉榮(莫非),中國知名香學大師,《香學六論》作者。《香學六論》/張葉榮著.--昆明:雲南科技齣版社,2015.8

張葉榮(莫非)

1975年生於昆明,1994年就讀於哈爾濱工程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

2002年創立雲南文達商貿有限公司。

2007年創立雲南文達畫廊(雲南河洛星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張葉榮

張葉榮

2009年獲雲南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09年創建青雲香捨,緻力於中國傳統香文化的研究。

2010年研究開創瞭沉香六度微分鑒香體係,在業界獲得極高評價。

2011年提齣中國傳統香文化中香之三觀(鼻觀、體觀、意觀)的審美體係。

2012年建立青雲傳統香療實驗工作室,經數韆次公益香療,復興和驗證中張葉榮《香學六論》

張葉榮《香學六論》

國傳統香文化中香與養性、香與理療、香與養生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總結齣青雲六步香療法。

2012年講習中國傳統香文化,至今開班20餘期,學員遍布海內。

2015年齣版著作《香學六論》,成為香學界裏程碑式的一部著作。

2015年中國首屆"香事杯"鬥香大賽特邀評委之一。

圖書目錄

目 錄
緒論…………………………………………………………5-11
1、 東西方香文化的差異
2、 香之三觀
3、 研習中國傳統香學的六個階段
第一章 香文化……………………………………………12-50
1.1 中國香文化
1.1.1 先秦:天地之香
1.1.1.1 先秦時期的用香方式
1.1.1.2 先秦時期香文化的曆史場景
1.1.2 兩漢:貴胄之香
1.1.2.1兩漢時期的用香方式
1.1.2.2兩漢時期香文化的曆史場景
1.1.3 唐代:旖旎之香
1.1.3.1 唐代的用香方式
1.1.3.2 唐代香文化的曆史場景
1.1.4 兩宋:風雅之香
1.1.4.1 唐代的用香方式
1.1.4.2 唐代香文化的曆史場景
1.1.5 明清:入世之香
1.1.5.1唐代的用香方式
1.1.5.2 唐代香文化的曆史場景
1.1.6中國香文化演進錶
1.2 日本香文化
1.2.1 日本香文化的萌芽期: 平安時代
1.2.2 日本香文化的學習期:鐮倉時代
1.2.3 日本香文化的獨立發展期:室町—安土桃山時代
1.2.4 日本香文化的入世期:江戶時代
1.2.5日本香道的幾個重要術語
1.2.5.1六國五味
1.2.5.2 蘭奢待
1.2.5.3 組香戲
1.2.5.4 日本香道的研習和儀軌
第二章 香藝與香席………………………………………51-61
2.1 香藝
2.1.1 先秦燃爐法
2.1.2 漢式熏爐法
2.1.3 唐式熏爐法
2.1.4 隔火熏香
2.1.5 篆香法
2.1.6 蒸香法
2.1.7 麯水鋪香法
2.1.8 明鏡鋪香法
2.1.9 燜香法
2.2 香席
2.2.1 雅集式香席
2.2.2 鬥香式香席
2.2.3 內修式香席
第三章 六度微分鑒香法…………………………………62-90
3.1沉香的鑒賞是學習中國傳統香文化的密鑰
3.2 沉香基礎知識
3.3決定沉香品質的五大因素
3.4六度微分鑒香法
3.5 六度微分鑒香法實例
3.5.1 森林之光:星洲係大葉種係列沉香的鑒香實例
3.5.2 加裏曼丹:星洲係小葉種係列沉香的鑒香實例
3.5.3 國色天香:海南沉香係列沉香的鑒香實例
3.5.4 醇化之美:越南紅土係列沉香的鑒香實例
3.5.5 幸福之香:越南芽莊係列沉香的鑒香實例
3.5.6 九度奇楠: 奇楠係列沉香的鑒香實例
第四章 香與養生…………………………………………91-110
4.1 香與養生
4.1.1 香以養性:將養其神
4.1.2 香以養氣:和弱其氣
4.1.3 香以養身:平夷其形
4.1.4香道養生理論圖
4.2青雲香道子午周天養生法
4.2.1子午周天養生法
4.2.2李少波《真氣運行法》
4.2.3青雲香道子午周天養生法
第五章 和香之美…………………………………………111-128
5.1中國香文化中的空間美學
5.1.1和香與中國香文化的空間審美概念
5.1.2 四大名香的空間調控功能
5.2 和香初學
5.2.1 傳統和香香材簡述
5.2.2幾個古代香方案例的解析
5.2.3 和香的閤製流程
第六章 香與內修…………………………………………129-139
6.1靜得香韻慧始生
6.2鼻根圓通證無漏
6.3五分法身香中修
6.4課香
後記··········································140-143
參考文獻······································144-14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非常專業,係統化!

评分

非常專業,係統化!

评分

非常專業,係統化!

评分

非常專業,係統化!

评分

非常專業,係統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