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能够在过去的30年里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从一个贫穷的国家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今天面临的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中国怎样才能实现顺利转型,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
这些问题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福祉,本书将与读者朋友一同思考,共同为重启改革议程、创造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吴敬琏,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国际经济学会(IEA)荣誉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经济制度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和政策。他倡导并努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改革,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改革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贡献。他也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引介传播了众多对中国改革有益的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
马国川,财经杂志主笔。1971年生,河北威县人,曾供职于中国改革杂志社、经济观察报社。多年来关注中国改革进程,“对时代性的课题有敏锐的触悟与捕捉”(金耀基评语)。已出版《大碰撞》、《风雨兼程》、《我与八十年代》、《没有皇帝的中国》等书。《大碰撞》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改革第三次大争论的作品,被评为“2006年十大好书”之一。
2012年与2013年之交,在中国出版的理论图书中,最值得关注和推荐的,莫过于吴敬琏老师和马国川的新书《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新版书名改为《重启改革议程──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既可被视作为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史、制度变迁史,也是一本当...
评分看完书的感受,和看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的感受颇有相似之处,我们都处在变革时代的边缘,我们需要有人勇敢的站出来,敢于和老世族对抗,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在商鞅变法的二十多年之后,还存在老世族的对抗,不过,最终被秦惠文王消灭。商鞅之法,虽然...
评分看完书的感受,和看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的感受颇有相似之处,我们都处在变革时代的边缘,我们需要有人勇敢的站出来,敢于和老世族对抗,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在商鞅变法的二十多年之后,还存在老世族的对抗,不过,最终被秦惠文王消灭。商鞅之法,虽然...
评分看完书的感受,和看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的感受颇有相似之处,我们都处在变革时代的边缘,我们需要有人勇敢的站出来,敢于和老世族对抗,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在商鞅变法的二十多年之后,还存在老世族的对抗,不过,最终被秦惠文王消灭。商鞅之法,虽然...
评分墙裂推荐。
评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是书回顾了“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生活的各个重大方面,分析评点了个中得失(基本上没有什么得),给出了一些办法。办法怎么样留待时间检验,分析却很中肯。当然,我最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天真。谁会革自己的命呢!
评分越讲越虚,后面几章过于键盘侠了
评分吴老是坚定的市场主义者,很敬佩他有主动诚实谈及中国社会的痼疾的勇气。中国社会改革道阻且长,阻挠重重,我们能否见证历史?我一向反感强烈的民族情绪,但读罢此书后也开始对这片土地产生复杂的感情:悲悯、愤怒、失望。了解我们在何处该去往哪里的好书(发现自己也是坚定的市场主义者)
评分怀着补充高中历史中改革开放有关知识的目的阅读此书,因为在阅读现行高中教材时总觉得这块内容衔接不起来,缺少改革过程和内在逻辑。 读完本书后,对新中国成立后到七八十年代的改革过程确实有了一定了解。建国初期的土改,土地私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重归国有-政府放权让利、双轨制和腐败的滋生,本书均有涉及。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概念也在廓清。 我更真实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是一个过程,且正在进行。书中涉及到的七八十年代往后的内容,如产权制度、双轨制、金融体系等,略超出我的理解范围。更像高中政治的内容。 全书由对话构成,读起来可以有代入感和参与感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