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清流2

民国清流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现代出版社
作者:汪兆骞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4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4343731
丛书系列:民国清流
图书标签:
  • 民国
  • 历史
  • 知识分子
  • 民国清流
  • 大师
  • 传记
  • 好书,值得一读
  • 中国近代史
  • 民国
  • 清流
  • 历史
  • 人物
  • 文化
  • 社会
  • 思想
  • 风云
  • 风云人物
  • 清末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民国大师们分化与对峙时期的历史真相!

“民国清流”系列是国内首套立体全景式再现民国清流大师们的史诗级集体传记丛书,本书为第二部。《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获选《作家文摘》2015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百道网中国好书榜2015年度人文类好书。系著名作家、编辑家,原《当代》副主编汪兆骞老先生的心血力作。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何建明、张抗抗,著名作家梁晓声、王跃文、余世存、岳南,著名文化学者叶廷芳、张颐武、孙郁、解玺璋、李建军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系“民国清流”集体传记系列之二。

本书沿袭《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的风格,承接第一部的历史阶段(1917年至1927年),呈现出民国十六年至民国十九年(1927年至1930年)文化主战场的“战国”景观。

时值国内政局巨变,国共两党合作破裂,政治斗争激烈而严酷。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举起大旗的文化主将们出现严重的分化,蔡元培、鲁迅、茅盾、瞿秋白、丁玲、叶圣陶、柔石、胡适、沈从文、林语堂、郁达夫、梁实秋、包天笑、周瘦鹃等纷纷来到上海,一时间,民国文化思想界风起云涌,各文化流派旗帜鲜明,针锋相对,演绎出文化界的交锋论战与恩怨情仇。

作者不囿于故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真实地反映文化中心转向上海的这一时期,民国大师们分化与交锋的历史真相。那些特立独行的民国文化大师,用自己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学术风范,铸就了民国文化史上的又一段风流。

作者简介

汪兆骞 生于194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原《当代》副主编兼《文学故事报》主编。中国作协会员。著有《往事流光》《春明门内客》《记忆飘逝》《紫塞烟云》《张骞》等,新近出版有《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轻与相重》,深受读者好评。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民国十六年(1927) / 001
蔡元培、胡适、鲁迅等先后来到被鲜血染红的上海
蔡元培偶陷人生歧路 / 005
被误读的“鸳鸯蝴蝶派”包天笑、周瘦鹃 / 011
西游东望十个月后,胡适回到上海 / 023
鲁迅与周建人都携情人同居景云里 / 031
第二章 民国十七年(1928) / 037
自由主义作家与国民党争自由,鲁迅和创造社、太阳社联合与林语堂论争
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的激烈论争 / 041
被文学史遗忘的张静庐与《革命外史》 / 047
茅盾创作小说《蚀》 / 053
蔚为大观的武侠小说及侦探小说 / 058
“厌世家”叶圣陶长篇小说《倪焕之》,茅盾誉之“扛鼎”之作 / 064
戴望舒的《雨巷》,给五光十色的上海文坛带来别样风景 / 070
巴金第一部中篇《灭亡》,经叶圣陶之手刊发在《小说月报》上 / 074
沈从文评价施蛰存小说,是“一首清丽明畅的诗” / 079
林语堂与鲁迅时密时疏,不外乎精神胜利法之法门 / 085
私人语境中的鲁迅,“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 / 099
第三章 民国十八年(1929) / 107
《新月》和胡适掀起人权运动是该年的主旋律
胡适、《新月》与悲壮风采的人权运动 / 111
林语堂与平社及胡适交好有年 / 121
到上海谋求发展的沈从文 / 128
留下斑驳多彩身影的田汉 / 137
张资平、叶灵凤、曾虚白、邵洵美与唯美颓废倾向的小说 / 144
传统保守的梁实秋与颓唐的郁达夫 / 155
徐志摩轻盈、潇洒的诗和复杂的感情世界 / 163
第四章 民国十九年(1930) / 171
新月派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瞿秋白与鲁迅的友谊 / 175
蒋光赤想给中国革命留一个证据 / 183
“左联五烈士” / 189
冯雪峰是党联系鲁迅的桥梁 / 199
鲁迅与曹聚仁 / 210
鲁迅、伊罗生与《草鞋脚》 / 220
在左联和国民党的声讨中,胡适拂袖作别上海 / 229
丁玲是左联最令人瞩望的作家 / 236
蔡元培是高遏行云的文化巨人 / 24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民国清流》四部曲中虽然描述了数十位饱学之士和上流精英,但作者汪兆骞无疑在胡适先生身上花的笔墨最多,贯穿始终。读完也令我对胡适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津津有味地翻看了李敖的旧作《胡适评传》,哪知20万字只是交代到胡适先生19岁,令人意犹未尽。李敖原本在序言里放言...  

评分

社会各界对汪兆骞民国系列丛书的好评—— 著名作家王跃文: 汪兆骞老师深谙《左传》笔法,其《民国清流》依照编年剪裁民国历史,将人物置于云诡波谲的大事件大冲突中摹形刻画,以史家手眼钩沉实录,以文学笔墨传神写照,于人物书写中别嫌疑,于叙事中富褒贬,明是非,定犹豫,...  

评分

《民国清流》四部曲中虽然描述了数十位饱学之士和上流精英,但作者汪兆骞无疑在胡适先生身上花的笔墨最多,贯穿始终。读完也令我对胡适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津津有味地翻看了李敖的旧作《胡适评传》,哪知20万字只是交代到胡适先生19岁,令人意犹未尽。李敖原本在序言里放言...  

评分

《民国清流》四部曲中虽然描述了数十位饱学之士和上流精英,但作者汪兆骞无疑在胡适先生身上花的笔墨最多,贯穿始终。读完也令我对胡适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津津有味地翻看了李敖的旧作《胡适评传》,哪知20万字只是交代到胡适先生19岁,令人意犹未尽。李敖原本在序言里放言...  

评分

社会各界对汪兆骞民国系列丛书的好评—— 著名作家王跃文: 汪兆骞老师深谙《左传》笔法,其《民国清流》依照编年剪裁民国历史,将人物置于云诡波谲的大事件大冲突中摹形刻画,以史家手眼钩沉实录,以文学笔墨传神写照,于人物书写中别嫌疑,于叙事中富褒贬,明是非,定犹豫,...  

用户评价

评分

只要一有机会就踩鲁迅几下,作者和鲁迅是有多大仇……

评分

要想了解中国现代文明的现状与未来,就必须要了解民国那段文化史和思想史,而汪兆骞先生的《民国清流》系列就系统而全面地讲述了那段关键时期。一套难得的著作!

评分

要想了解中国现代文明的现状与未来,就必须要了解民国那段文化史和思想史,而汪兆骞先生的《民国清流》系列就系统而全面地讲述了那段关键时期。一套难得的著作!

评分

大师往往是不世出者。胡适,鲁讯,蔡元培,林语堂,徐志摩,时代的独特性赋予他们超凡的展现力,喜欢他们读书人的样子,不得不以文人角度涉及政治的样子,他们不太像成功学里的英雄,他们不以煽动为目的,他们发声不像现代人为了点击量和下方的广告。他们有东西想表达,他们需要讲出来,这是他们的观点,他们不肯被禁言。民国存风骨,今人当省之,我们是否太被物化,太被煽动了呢?想一本一本找到他们的书来读。

评分

民国知识分子之间的恩恩怨怨,有很多正史之外的资料。印象深刻的是提到很多人与鲁迅的过节,这位毛树立的旗手,比较多疑,待人刻薄,在当时文坛树敌甚众。其实,之前看过很多梁实秋的散文,对于鲁迅给他戴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帽子就觉得像泼妇骂街了,后来又有杨荫榆女士,一位抗日女英雄,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被严重异化,可见鲁迅先生在行文时只顾自己骂得酣畅淋漓,却有失公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