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書簡(中德雙語·附文本解讀/典藏版)

美育書簡(中德雙語·附文本解讀/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德] 弗裏德裏希·席勒
出品人:
頁數:344
译者:徐恒醇
出版時間:2016-1
價格:5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9785317
叢書系列:典藏版譯叢
圖書標籤:
  • 美學
  • 席勒
  • 美學
  • 教育
  • 哲學
  • 工具書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藝術理論
  • 美育
  • 雙語
  • 中德
  • 文本解讀
  • 典藏版
  • 藝術教育
  • 文化傳承
  • 閱讀推薦
  • 美學
  • 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席勒的《美育書簡》是德國古典美學大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不僅構成從康德美學到黑格爾美學的中介和轉摺,而且是古典美學邁嚮馬剋思美學思想的一座橋梁。它在康德主體性哲學的基礎上,提齣瞭審美現代性的問題。

這是一部美育的曆史宣言書,針對現代社會人格分裂和異化的現實,從曆史的高度提齣確立感性在人性構成中的基礎地位、培養全麵發展完整人格的理論,由此突破瞭原有素質教育的局限,第一次把德、智、體、美四育並列並有機聯係起來。同時它又是一部美育的法典,要求從人性的高度把握美的本質,從人的需要和活動來認識人性發展的特性。

本書為中德雙語本,譯文明晰流暢,並附文本解讀,深入淺齣,既適應瀏覽閱讀,也適應專業研究。

著者簡介

弗裏德裏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11.10~1805.05.09),德國18世紀著名詩人、作傢、哲學傢、曆史學傢和劇作傢,德國啓濛文學的代錶人物之一。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狂飆突進運動”的代錶人物,也被公認為德國文學史上地位僅次於歌德的偉大作傢。

徐恒醇,原為國防科研單位的工程師,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美學,導師為李澤厚先生。1981年研究生畢業後,留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從事外國美學研究。1984年調入天津社會科學院,任技術美學研究中心主任。1989年至1993年兩度赴德國斯圖加特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1994年起享有國務院專傢津貼。1998年退休後,任天津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及南開大學美學博士點評審委員。著有《美育書簡導讀》《大傢精要·席勒》《設計美學》《設計符號學》《生態美學》《生態美學的理論前提和研究對象》等,譯著有《廣義符號學及其在設計中的應用》《美育書簡》《廣義符號學及其在設計中的應用》等,論文有《盧卡契美學的開拓性及其當代意義》《技術美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當前技術美學研究的三大誤區》等。

圖書目錄

譯者前言/1
第一封信 提齣美育的理論背景/23
第二封信 現時代的劣根性與美的追求/27
第三封信 讓人格的培育為法治社會開闢道路/31
第四封信 性格的完整性錶現在統一性與多樣性的共存/37
第五封信 人性墮落的根源在於文化本身/43
第六封信 文化發展中的片麵性/47
第七封信 現時國傢是人性分裂的禍根/59
第八封信 啓濛要立足於人的感性/63
第九封信 藝術的教育職能/68
第十封信 審美教育對人格培養的作用/75
第十一封信 人的感性本性與理性本性/84
第十二封信 感性衝動與(理性)形式衝動/90
第十三封信 兩種衝動的對立和局限/95
第十四封信 遊戲衝動的整閤作用/103
第十五封信 遊戲衝動指嚮美的理想/109
第十六封信 融閤性的美與振奮性的美/117
第十七封信 人性的理想與美的理想/121
第十八封信 美可以使感性與理性相互溝通/126
第十九封信 人的發展就是人的規定/132
第二十封 信美育的目標:培養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體達到和諧/142
第二十一封信 美是人的第二造物主/147
第二十二封信 藝術的審美效應/152
第二十三封信 審美教養使自然規律和理性法則都不能束縛人的自由選擇/161
第二十四封信 人的發展的三種狀態:物質狀態、審美狀態、道德狀態/170
第二十五封信 美既是主體的觀照對象,又是主體的行為狀態/181
第二十六封信 藝術的本質是審美顯現/188
第二十七封信 審美王國的法則是通過自由去給予自由/199
推薦參考文獻/212
德語原文/214
譯者後記/34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正因为一切状态、一切确定的存在都是在时间中形成的,这种游戏冲动的指向目标是在时间中取消时间,是一种无功利甚至超功利的自由审美,游戏—人性的艺术在国内才刚起步,对于未来的发展非常看好&...  

評分

“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正因为一切状态、一切确定的存在都是在时间中形成的,这种游戏冲动的指向目标是在时间中取消时间,是一种无功利甚至超功利的自由审美,游戏—人性的艺术在国内才刚起步,对于未来的发展非常看好&...  

評分

终于读完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烧脑的艰难之旅。两百多年了,这个写了《阴谋与爱情》的席勒,一度曾参与,后来因为害怕法国的政治暴力,陷入到康德的唯心主义中,研究美学,试图通过美恢复像古希腊那样人性的和谐统一,实现内心真正的自由,达到理想的和谐的社会。……...  

評分

席勒是作为诗人和美学家为大家所熟知的。席勒喜好沉思,始终在诗与哲学间徘徊。正如他的朋友韩波尔特说的那样:“没有人能说你究竟是一个进行哲学思考的诗人,还是一个做事的哲学家。”这种情形使他在哲学思考和诗的领域都显得勉强。他跳跃的想象干涉抽象的思维,冷静的...  

評分

剑和刷 ————席勒和鲁迅 近读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版 冯至/范大灿译),此书由27封信组成,是写给资助他的丹麦奥古斯腾堡公爵的,但是译者觉得信里只论述了“溶解性的美”没有论述“振奋性的美”,所以又附上了他的《论崇高》一文。关于内容我就不说...  

用戶評價

评分

1.一定要先讀康德再讀席勒。席勒受其影響至深又有重大超越。康德將“物自體”懸置瞭起來,重點討論人的主體能力。 2.感性衝動和形式衝動是對立但不交鋒的。為瞭不僅僅作為物質而存在,人必須賦予質料以形式。為瞭不僅僅作為形式而存在,人就必須給予他身上的形式以現實性。 3.譯本很重要,對比張、範、徐本,個人覺得徐本通順些。

评分

1.一定要先讀康德再讀席勒。席勒受其影響至深又有重大超越。康德將“物自體”懸置瞭起來,重點討論人的主體能力。 2.感性衝動和形式衝動是對立但不交鋒的。為瞭不僅僅作為物質而存在,人必須賦予質料以形式。為瞭不僅僅作為形式而存在,人就必須給予他身上的形式以現實性。 3.譯本很重要,對比張、範、徐本,個人覺得徐本通順些。

评分

公交車上,課堂上,午睡前。有一段時間這本書陪在我身邊解答我的疑惑,翻來覆去地看。如果漫漫生命路上我們都在求索,總有人或一本書適時齣現指引方嚮,隻要我們不放棄閱讀。人找書難,可是書找書卻很簡單。能找到這本書的大概都是很用心的人。 一點感悟:特彆好書讀的人總是少。大概人們都覺得這些東西超越瞭他們的生活,可是我知道,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评分

公交車上,課堂上,午睡前。有一段時間這本書陪在我身邊解答我的疑惑,翻來覆去地看。如果漫漫生命路上我們都在求索,總有人或一本書適時齣現指引方嚮,隻要我們不放棄閱讀。人找書難,可是書找書卻很簡單。能找到這本書的大概都是很用心的人。 一點感悟:特彆好書讀的人總是少。大概人們都覺得這些東西超越瞭他們的生活,可是我知道,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评分

1.一定要先讀康德再讀席勒。席勒受其影響至深又有重大超越。康德將“物自體”懸置瞭起來,重點討論人的主體能力。 2.感性衝動和形式衝動是對立但不交鋒的。為瞭不僅僅作為物質而存在,人必須賦予質料以形式。為瞭不僅僅作為形式而存在,人就必須給予他身上的形式以現實性。 3.譯本很重要,對比張、範、徐本,個人覺得徐本通順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